千禧年以來,在全球城市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建材行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為我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然而,受疫情、房地產等多方面客觀因素影響,近幾年我國砂石市場價格持續走低,市場競爭激烈,如何帶領企業沖破難關、走出最佳破局之路,已成為擺在建材砂石行業從業者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面對當前砂石市場需求穩中趨降的不利態勢,建材行業資深專家吳文華從實踐出發,以技術革新為矛,從產業鏈源頭做起,深入挖掘機制砂石生產與再加工機制,在四川宜賓建起一套覆蓋采礦制砂—水泥生產制造—商用混凝土制造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有效推動了我國建材行業的規模化發展進程。
作為三家知名建材企業的總裁,吳文華早在工作之前,就已和建材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由于從小富于冒險精神,吳文華在大學讀研期間,就常常一個人趁節假日空閑時,背上登山包前往川渝、云貴等多山地域開展探險之旅。對他而言,只需穿著一身運動裝,背著睡袋、水壺以及少量便攜食物,便能在攀山越嶺之余體會到腳下山川傳遞的喜悅和自由。
“正是多年在川渝之地的登山冒險使我愛上了這里,這也是我因地制宜,在礦業資源豐富的宜賓興辦建材企業的原因之一。”面對記者采訪,吳文華如是說道。
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川渝地區就已將機制砂石作為混凝土的細骨料應用到一些水利、水電工程中。吳文華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因地制宜,吸收并發揚了這一地域特色,領導中路礦業從生產流程和生產技術等方面著手,堅定不移走技術創新路線,研制出“石灰石加工工藝控制系統”“石灰石制備全流程監管系統”等數字化軟著以及“一種土木工程用粉類篩沙機”“環保式重晶石粉加入裝置”等多項專利。正因如此,中路礦業才得以憑借智慧化的生產流程、清潔高效的生產工藝和高質量的砂石產品,緊握機制砂石綠色化發展機遇,成為了川渝一地深受客戶信賴的知名砂石供應商。
吳文華深諳,想要在建材行業做深做透,隱藏在機制砂石背后的深加工產品才是關鍵。以機制砂石為原料,他在砂石加工領域持續深耕,嚴格把控技術研發要點,很快便帶領宜賓華福雙三水泥建材有限責任公司開創出享譽全國的“雙三牌水泥”,帶領宜賓滿意建筑建材有限公司開發出技術水平國內領先的“滿意牌商用混凝土”,并憑借優質的產品質量,為三家企業構建起輻射全國的產品直銷網絡,以傲視同業的穩定增長盈利,引領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隨著國內天然砂、河砂等資源的枯竭和政府對開采管控力度的加大,機制砂石替代天然砂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展望未來,吳文華將繼續立足于機制砂石產業,圍繞科技創新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通建材行業產業鏈整合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