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萊州匯金礦業投資有限公司紗嶺金礦順利完成地表水文地質補充物探勘查工作。此次探測首次實現對礦區0至-2000米深度范圍導水構造的系統性掃描,通過二維地震、廣域電磁(WFEM)等物探技術組合,精準圈定斷裂構造的空間展布特征,為國內金屬礦山超千米深井的水害防治提供了開創性技術范例。
紗嶺金礦主采區埋深超1000米,地下賦存密集不規則含水層、高壓承壓水體及高溫高鹽堿地層,復雜地質條件導致開采中面臨突水風險與設備損耗雙重難題。現場數據顯示,原有水文地質資料因深度限制,難以準確揭示深部構造導水規律,亟需通過物探技術突破探測盲區。
項目部攜手山東省正元地質工程有限公司,采用“廣域電磁測深+二維地震勘探”的立體勘查方案:通過廣域電磁(WFEM)技術穿透高阻地層,獲取深部構造的電阻率異常特征;結合二維地震反射波成像,解譯斷裂構造的產狀、埋深及走向參數;融合重力勘探數據,構建含(導)水構造的空間展布模型。
經數據解譯與驗證,項目共推斷出10條控制性斷裂構造,其中3條主要導水斷裂通過地表定向鉆工程驗證——單次裂隙封堵注漿量達2000噸,直觀展現了物探成果對治水工程的精準指導作用。
本次物探工作創下多項技術突破:探測深度突破2000米,刷新同類礦山地表物探勘查紀錄;首次建立“物探解譯-鉆孔驗證-注漿治理”的全流程技術體系;其形成的深部水文地質勘查模式,為膠東地區深部金礦開采提供可復制經驗。
萊州匯金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鑒于深部礦床地質構造的多解性特征,后續將結合井巷掘進與探礦工程,通過“地-井”物探聯合反演進一步精修導水構造模型,持續為安全高效開采筑牢技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