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人民鐵道》報二版頭條刊登文章《綠色物流 動力澎湃——關于北京局集團公司推動進京砂石料“公轉鐵”運輸的調查》,報道了集團公司積極響應北京市砂石料運輸“公轉鐵”政策,全力推動進京砂石料綠色物流轉型,構建起了覆蓋北京大部分區縣的公鐵聯運網絡,為首都建設打造零污染、高效率的綠色物流體系貢獻“鐵”力量。

鐵龍滾滾,助力首都建設。
今年以來,北京市在砂石料運輸方面持續推進“公轉鐵”政策,進京砂石料運輸格局正加快調整。在進京砂石料運輸“公轉鐵”過程中,北京局集團公司實施全程零污染綠色物流模式,用實際行動答好首都綠色物流這道題。
創新模式,提升承接能力
——2025年底,進京砂石料發運和接卸車站將達26個,全年裝卸能力提升至1200萬噸以上
砂石料是砂、卵(礫)石、碎石、塊石、料石等材料的統稱,廣泛用于建筑施工中,城市建設離不開它。但是,砂石料的傳統汽運模式存在沿途污染問題,倒逼建筑企業尋求新的運輸模式。
2018年6月12日15時,首趟“公轉鐵”進京建筑材料專列裝載3200噸砂石料發運進京。自此,進京砂石料多了一種運輸模式。經過多年工作探索,北京局集團公司進京砂石料運輸組織模式日漸成熟,進京砂石料的鐵路運輸量不斷增加,各項運輸組織步入正軌。

今年2月27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首次將“北京市公轉鐵月度例會”定于北京局集團公司召開。會議聽取了北京市政路橋集團有限公司、金隅集團、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材料“公轉鐵”進京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并就下一步“公轉鐵”重點工作進行了研究和部署。此后,月度例會成為路地雙方溝通“公轉鐵”增運上量的一種固定對接機制。
北京局集團公司先后增開高寺臺、小寺溝、平泉、沙城、黃村、石景山南等9個砂石骨料發運和接卸站,實現新增發運45萬噸、到達62萬噸。他們還計劃開通寨口、八里橋等發運和接卸站,將新增發運能力100萬噸、卸車能力380萬噸。據悉,到2025年底,進京砂石料發運和接卸車站將達26個,全年裝卸能力提升至1200萬噸以上,服務覆蓋北京市80%以上預拌混凝土攪拌站。

北京局集團公司持續深化與北京市屬國有企業的合作,支持其優化調整原材料運輸結構,以新能源車輛承接鐵路到達砂石料配送運輸,興建鐵路專用線物流園區;先后組織召開“寨口鐵路專用線恢復工程建設推進協調會”兩次,確保線路8月底前開通運營,共同推進砂石料等貨物運輸向鐵路有序轉移。
運輸能力提升的同時,運價政策也給予大力支持。北京局集團公司將進京砂石料執行運價的7個項目下浮,在砂石料主要發運地根據礦山到發運站距離遠近,下浮比例由往年統一的40%調整為55%至60%,全部實現市場化定價,有效降低了社會物流成本,激發了企業通過鐵路發貨的積極性。
優化組織,裝卸有序高效
——空車隨來隨裝、隨裝隨運,將整列裝車時間控制在6小時以內
5月11日,北京鐵路物流中心大紅門貨場內,從河北承德、張家口等地“乘”火車進京的砂石料重箱集裝箱整齊碼放,巨大的橘紅色龍門吊啟動,張開“巨爪”將砂石料重箱抓起,輕放在汽車上。裝車完畢后,砂石料被送往最近的混凝土、瀝青廠站。
進京砂石料鐵路貨源主要來自承德、張家口地區。北京局集團公司充分挖掘承德、張家口地區各網點裝車能力,開辟砂石料裝車點12個。北京鐵路物流中心積極協調做好配空車及取送作業,統籌組織裝車機具和勞力,優化上貨、車輛檢查、取送對位、裝車作業等環節,大幅提升前端作業效率;每日利用監控系統實時關注砂石骨料上貨進度,保持足夠存量,確保空車隨來隨裝、隨裝隨運,并將整列裝車時間控制在6小時以內。“我們在砂石骨料重點裝車地安裝智能安檢云臺,貨運增量與現場作業減負并舉,提高了外勤作業人身、砂石骨料裝載安全保障系數。”北京鐵路物流中心隆化營業部經理王敬酒說。

位于承德地區的窯上站是砂石料裝車點。承德車務段充分發揮車務牽頭抓總作用,統籌協調站區各設備單位對窯上站內股道、進京方向咽喉以及窯上至灤平站區間等關鍵處所采用平行作業模式,提高“天窗”利用率;將原有的一周兩次維修“天窗”改為一周一次,并固定在每周二;建立調度所、窯上站、物流中心“三位一體”協調機制,對接配空需求,提前1小時預報裝車完成時間及越站調車計劃,為調度所優化運輸指揮提供決策依據。在各方密切協作下,窯上站實現了“車到即裝、裝完即走”高效循環,日均裝車量穩步提升。

為持續提升運輸效率,北京鐵路物流中心為進京砂石料開辦集裝箱業務,通過使用35噸敞頂箱運輸,實現貨物“零損耗”“門到門”一箱到底。通過協調企業均衡發送、增加卸車設備、統籌規劃下盤運輸等措施,他們持續提高砂石料卸車效率,給客戶帶來“更安全、更便捷、更穩定、更綠色”的運輸體驗。
截至6月15日,北京局集團公司今年累計發運進京砂石料241萬噸,同比增加81.5萬噸、增長51%,砂石料配送已覆蓋北京市大部分區縣,構建起一個快速便捷、安全高效、綠色環保的砂石料公鐵聯運網絡。
服務升級,推廣物流總包
——為客戶提供“門到門”運輸服務,全年進京砂石骨料“公轉鐵”將增運150萬噸以上
物流總包服務是指發包方將自身的物流業務,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給專業的物流服務提供商進行統一管理和服務。今年以來,北京局集團公司積極推動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大力推廣這一服務模式,其中砂石料運輸也是重要的實踐領域。
“以前,鐵路部門只負責車站到車站的鐵路運輸工作。客戶發運貨物,要先將貨物從倉庫里運至車站,到站后再由車站裝卸,最后由汽車運至目的地。物流總包服務就是將原有的‘門到站’‘站到站’‘站到門’模式進行整合,直接為客戶提供‘門到門’的運輸服務。”北京局集團公司貨運部大宗營銷室副主任趙冠昭作了一個形象的解釋。

今年初,北京局集團公司與北京金隅集團、北京市政路橋集團、北京政茂通達公司、北京遠大華程公司等主要客戶簽訂了310萬噸進京砂石料物流總包合同,預計全年進京砂石骨料“公轉鐵”將增運150萬噸以上。目前,進京砂石料大貨源簽訂物流總包合同占比達60%。
北京鐵路物流中心落實物流總包服務項目,為企業量身定制物流總包方案,與砂石料企業客戶簽訂4個物流總包合同。“有了物流總包合同,砂石料走鐵路運輸變得更便捷了,節省了我們兩頭聯系汽車隊的時間,比以前至少能省出1天時間。”金隅集團業務部李經理高興地說。
據悉,北京市2025年建筑砂石料需求超過1億噸,“公轉鐵”運輸潛力巨大。北京局集團公司牢記國鐵企業的社會責任,不斷優化運輸組織,持續提升裝卸能力,保障進京砂石料“公轉鐵”運輸暢通,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和運輸方式的綠色轉型,為首都北京城市建設注入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