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安徽省2025年重點項目清單》中,2025年全省共安排1581個重點項目,清單囊括了12項砂石骨料項目,其總投資達384億元,產能共計14830萬噸/年。引人關注的是,在這些項目礦權的競得者中,僅有一家為民企,其余皆為國企。
國企在砂石方面展現出強大布局力度,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與政府良好的合作關系及資源整合能力,在礦權競拍中優勢顯著,不斷獲取大規模優質資源,從礦山開采到加工生產全產業鏈布局,積極推動砂石產業朝著規模化、規范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引領行業發展潮流,在砂石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有力地保障區域砂石的穩定供應并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
東至縣交控年產6000萬噸熔劑用白云巖、熔劑用石灰巖礦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119億元,資源儲量共超6.5億噸,其中熔劑用白云巖超5.7億噸、熔劑用石灰巖5031.8萬噸、建筑用石料礦2562萬噸,出讓年限13年,設計開采規模6000萬噸/年,計劃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設計產能3000萬噸/年,包括4條白云巖建筑骨料生產線、1條水穩骨料生產線、1條石灰巖篩分生產線;二期工程設計產能3000萬噸/年,包括6條白云巖骨料生產線。

2022年12月23日,安徽交控東流新材料有限公司以21.2億元成功競得該礦采礦權。
貴池區橫山礦區年產4000萬噸灰巖礦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約91.51億元,總資源量約8.14億噸,其中水泥用灰巖礦資源量5.13億噸,建筑石料用灰巖礦資源量2.16億噸,水泥配料用頁巖礦資源量8471.9萬噸,出讓年限21年(含基建期)。設計規模為年加工3000萬噸水泥用灰巖礦及水泥配料用頁巖礦、年產1000萬噸建筑石料用灰巖礦。

2022年4月,池州中建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24.84億元競得該采礦權。
桐城市楓香嶺礦區建筑用片麻巖礦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32.3億元,可采資源量約2.5億噸,年生產規模980萬噸,礦山經營期27年。

2022年4月13日,安慶慶遠礦產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以12.95億元競得桐城市楓香嶺礦區建筑用片麻巖(機制砂)礦采礦權。
宿松縣九姑白鷺山年開采800萬噸建筑石料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約11.51億元,資源儲量為5046.86萬立方米(13488.38萬噸),生產規模800萬噸/年,擬出讓年限18.5年(含基建期2年)。

2022年4月,安徽慶元礦業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以5.3億元競得該采礦權。
桐城市劉崖礦區建筑用花崗巖礦露天開采項目
該項目項目總投資超17億元,花崗巖礦可采資源量10073.31萬噸,擬出讓年限22.5年(含基建期2年),生產規模500萬噸/年。
2024年1月桐城市同遠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以84200萬元中標該項目。
蕭縣海螺年產500萬噸精品機制砂骨料項目
蕪湖海螺綠色建筑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將對其年產500萬噸骨料生產線進行能效提升技改。技改項目總投資5916萬元,完成達產后,年新增120萬噸高端骨料產品,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
鳳陽誠石礦業年產950萬噸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采礦工程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近50億元,儲量14176.57萬噸,設計開采規模950萬噸/年,擬出讓年限16.5年。

2021年11月,安徽誠石礦業有限公司以45億元競得該項目。
定遠縣老黑山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年產900萬噸建設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資源儲量5822.202萬立方米(15549.24萬噸),設計開采規模900萬噸/年,擬出讓年限17.1年(含基建期1年)。
2022年1月,安徽定遠縣國有資產運營有限公司以14.8億元成功競得該采礦權。
含山縣元沖礦區建筑石料用白云巖礦建設工程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18億,礦區建筑石料用白云巖礦出讓資源礦石量8056.5萬立方米(22558.2萬噸),設計開采規模1500萬噸/年,總服務年限為17年。
2021年6月,馬鞍山南方材料有限公司以7.05億元競得該采礦權。
樅陽縣螺絲尖年產980萬噸建筑石料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近17.6億元,資源儲量超1.1億噸,開采規模980萬噸/年,礦山總服務年限為13年。
2022年10月28日,安徽玄武新材料有限公司以3.73億元競得該礦權。
桐城市虎山咀礦區建筑用花崗巖礦露天開采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6.2億元,可采資源量2557.02萬噸,項目服務期限15年(其中基建期2年,運營期13.05年),開采規模200萬噸/年。
2024年1月,桐城市同遠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以2.16億元競得該礦權。
太湖縣羊烏山年開采900萬噸建筑用片麻巖礦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17.42億,礦區資源儲量約1.5億噸,年生產規模900萬噸,設計服務年限15.5年(不含基建期)。
2021年7月,安慶同慶龍山礦業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以5.4億元競得該采礦權。
這種以國企為核心的砂石產業布局,不僅彰顯了國有資本在戰略性資源領域的引領作用,更通過規模化開發與專業化運營,為安徽乃至長三角地區的基建需求提供了堅實的骨料保障。從千萬噸級的產能規劃到跨區域的資源整合,國企正以系統性布局推動砂石行業從傳統粗放型向綠色集約型轉型,這種深度介入既筑牢了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根基,也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 “基石” 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