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隨著廣東郁南元珠礦2# 檢修平硐順利通過驗收,標志著這一華南地區重要骨料項目建設邁出關鍵一步,為后續工程的平穩高效推進奠定堅實基礎。該項目的建成將對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千萬立方米級礦山規劃
打造華南綠色砂石標桿
元珠礦位于廣東省郁南縣桂圩鎮,是中國中鐵在華南地區布局的首個大型骨料項目,對其 "綠色砂石" 品牌戰略具有里程碑意義。項目規劃開采建筑用花崗巖及建筑用變質砂巖,設計年產能達1000萬立方米,采用露天開采方式,配套汽車運輸 - 平硐溜井系統開拓方案。項目總投資約66.50億元,服務年限達20年,涵蓋礦山開采、粗加工區、長膠廊道及精加工區四大功能區域,建成后將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綠色建材供應基地。

智慧化賦能礦山建設
引領行業技術變革
項目在規劃建設中深度融入綠色智慧礦山理念,構建了覆蓋全產業鏈的智能化體系。礦山開采環節引入智能礦山平臺,包含開采管控、加工區智能調度、安全環保監測、三維可視化管理等六大模塊,實現生產流程數字化監控與資源優化配置。加工廠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依據礦石特性定制選礦工藝,既滿足偏遠礦區快速建設需求,又通過破碎篩分流程優化,將資源回收率提升至行業先進水平,同步降低30%以上的能耗水耗。
環保設施方面,項目配備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全流程粉塵治理及噪聲控制設備,確保廢水零排放和粉塵濃度優于國家標準,環保指標達到行業標桿水平。特別在生態修復領域,創新實施 "開采即復墾" 模式,同步推進礦區植被恢復與景觀再造,實現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
攻克復雜地形難題
實現工程經濟雙優化
面對加工區 "兩山夾一溝" 的復雜地形條件,工程團隊通過多輪技術論證,創新性將成品庫標高降低8米,大幅減少30%土方工程量,顯著提升項目經濟性。在長距離皮帶廊道設計、復雜地質開采方案等技術難點攻關中,建立跨專業協同機制,整合多方技術資源,形成系統性解決方案,確保各子工程銜接順暢。

項目建設過程中,駐場團隊實行24小時響應機制,從工程立項到施工建設全程深度參與,高效解決多專業施工協調、政府審批對接等實際問題,將傳統工程建設中的接口問題發生率降低60%,有效縮短項目建設周期。
賦能區域發展
擘畫綠色未來
作為華南地區首個千萬立方米級綠色骨料項目,元珠礦的建設將有力緩解區域基建材料供應壓力,預計年節約標準煤數萬噸,減少碳排放數十萬噸,為粵港澳大灣區綠色基建提供低碳建材保障。項目配套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和環保技術,將形成可復制的綠色礦山建設模式,引領行業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轉型。
隨著2# 檢修平硐等關鍵節點的順利推進,元珠礦項目正按計劃向投產目標邁進。這座集智能化開采、綠色加工、生態修復于一體的現代化礦山,不僅將成為中國中鐵在華南市場的重要支點,更將為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書寫綠色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