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走進寶鋼資源馬鋼礦業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你綠色發展與生產建設同步,無論是辦公區域還是生產區域,處處綠樹成行、綠草茵茵、車輛有序進出放料口,一枚枚石子、一粒粒砂礫成為延伸循環經濟產業鏈、承載礦山綠色發展的重要載體,在安徽馬鋼礦業資源集團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上,演繹著新的傳奇,煥發出閃光的生命。
2019年6月,馬鋼礦業資源集團貫徹生態文明思想,搶抓國家環保政策和砂石行業規范發展機遇,以“馬鞍山市東部地區環境綜合治理和國家級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建設”政策為契機,與中國建材集團兩家下屬子公司——南京中聯混凝土有限公司、南京凱盛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了“安徽馬鋼礦業資源集團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充分利用南山礦業公司高村鐵礦新增和存量的廢石資源,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二期工程建設,著力實現千萬噸級生產規模,以砂石行業生態圈引領者的姿態,打造產業多元化、產品優質化、區域規模最大的環保型砂石骨料生產、研發基地。
抓機遇搶占市場制高點
搶抓機遇,充分利用國家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政策,發揮合資公司生產組織經驗豐富、工藝技術裝備先進、原料來源穩定等優勢,利用市場自我調節模式,摸準行業動向,搶占市場制高點,確保“產銷平衡”。
公司450萬噸/年規模的產線項目于2019年元月16日開工,2019年7月16日建成并帶料試車成功,六個月的建設工期創造了馬鋼礦業建設史上最快記錄。8月份生產調試,9月份準確推進產線試運行,10月份生產線穩定順行達產,短短兩個月就實現了從試運行、試生產到達產的目標。建材科技公司自投產以來,產品質量過硬、性能穩定,深受用戶青睞,始終保持產銷兩旺態勢。截止2020年6月,公司累計產銷246.29萬噸,產品覆蓋馬鞍山、蕪湖及南京都市圈,輻射長三角,成為區域規模最大的“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建材企業。短期內實現高效達產,快速占領市場,折射出公司員工強烈的“快魚”意識,他們熟稔“快魚法則”,推行“搶先戰略”,搶抓政策機遇,搶抓市場機遇,實現快速發展,取得了初期經營超常業績,開創了馬鋼礦業新建合資子公司快速成長、快速增效的良好局面,開辟了礦山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境界、新征途。
騰籠換鳥實現綠色發展
公司圍繞以南山礦業百年開采史的排土場、尾礦庫固廢堆存“支點”,以還原“還山于林、還耕于田”為“杠桿”,推進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兩翼齊飛的的大宗固廢綜合利用之路。
公司牢記“初心使命”,以“打造區域綜合利用綠色發展示范企業”為擴能發展、延伸產業鏈,逐步形成產業多元化、產品優質化、區域規模最大、具有市場影響力的內生動力。公司一期工程采用行業成熟的生產技術和先進、環保的制砂樓工藝,通過對高村采場半連續系統大塊干拋新增圍巖進行中細破碎及篩分分級,生產合格的建筑用砂石骨料,杜絕了在線新增圍巖進入排土場堆存,實現了高村鐵礦新增圍巖排土場“零排放”。
“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是綠色礦山建設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必然要素。”這是董事長洪振川扎根馬鋼礦業30年,從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逐漸形成的“吃干榨盡”礦山資源,實現深度節能減排理念。利用礦山廢石生產砂石骨料,產生對原生資源的替代效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是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的集中體現。建材科技公司成功融合、吸收兩大不同行業的央企優勢,大力發展礦山固廢綜合利用,不斷延伸產業鏈,形成砂石骨料、商品混凝土、裝配式建筑構建等上下游多元產業,不僅盤活了非金屬礦產資源,延伸了資源價值鏈,還尋找到了礦山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孵化”出了老舊礦山“騰籠換鳥”轉型發展新產業。“礦山固廢綜合利用”對國內同類型礦山企業具有巨大示范作用,對推動冶金礦山企業綠色發展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科技創新創造亮眼業績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建材科技公司堅持用改革創新和技術改造破解難題,解決減人提效、產品優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實現了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的發展。
針對因產線工藝與高村半連續供料匹配度不夠,產線經常發生因半連續供料不足而停產的現象。通過在高村半連續9號落料點架設一條補料皮帶,用于半連續停產或供料不足時增補生產原料,確保了產能穩定釋放,提高了骨料產量。通過與馬鞍山市天工科技公司的技術合作,采集了公司制砂原料,按照不同的含泥量、含水量指標,采用高效細粉篩進行室內篩分試驗,并采用不同材質、不同篩網孔徑,分別對篩分效率,篩分后的原料含水、含泥,篩上及篩下物含量等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對標開展技術改造,穩定了產品質量。同時,公司還按照寶武“四個一律”要求,在生產高度集控的情況下,大力推進智能化工廠建設。將射頻識別(RFID)技術和二維碼技術有效融合建成了物流“一卡通”,實現了車輛過磅智能排隊,稱重全流程無人干預。“一卡通”相對于傳統的過磅模式,更加迅速、準確、安全,每輛車過磅稱重時間由以往的3min縮短至0.4min。“自動放料”與“一卡通”的無縫對接,不僅減少了現場操作人員的工作量,還避免了人為操作誤差,使每個環節更加公開、透明,為財務核算、物流控制、銷售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數據保證。目前,集門禁、道閘、無人值守稱重、財務結算等于一體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統已經投入運行, “智慧工廠”建設再上新臺階。優化、簡化的管理流程,智能物流的建成使用,大幅降低了公司的人力物力成本,成為支撐公司“輕資產,人事高效率”經營模式的“硬核”。自2019年7月底公司一期工程竣工運營以來,產品產銷量實現穩定平衡,總資產、凈資產規模不斷壯大,營業收入、利潤總額不斷攀升。在礦業資源集團非礦產業板塊競爭力排名中,2020年上半年,建材科技公司以人均凈利潤54.84萬元的優異成績位列排行榜第一。
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建材科技公司落實“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經濟帶”戰略部署,以“發展循環經濟,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新經濟示范基地”為目標,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扎根非礦資源沃土,耕耘美麗礦山,致力構建、延伸資源綜合利用加工體系,使生態文明思想在生動實踐中“落戶安家”,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礦山綠色發展新畫卷正在江東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