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礦價“斷崖式”下跌的嚴峻形勢,鞍鋼礦業集團牢牢把握降本增效和提升競爭實力兩條主線,在全國礦山企業率先實施財務共享管理。6月末,隨著最后一批單位財務共享系統的上線運行,礦業集團管控模式實現與國際百強企業接軌,進一步提高了集團化管控能力、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競爭實力,加快了打造世界級鐵礦山企業的步伐。
近年來,礦業集團牢牢把握應對當前危機和促進企業長遠發展兩個著力點,將系統創新思維融入企業管理,圍繞降本增效,提升經營品質和做強資源產業,打造世界鐵礦山企業“兩條工作主線”,把創新財務管理,增強企業價值創造能力,作為提升企業管理的核心來抓。該公司加快構建國際領先的財務管理模式步伐,對財務組織架構進行全新整合,推行財務共享管理,構建以決策支持、會計核算、經營支持為職能的戰略財務、共享財務、業務財務體系單元,促進財務管理職能向核心業務轉型。
據介紹,財務共享管理,是基于財務業務一體化的流程,標準、統一的業務處理規則,以及ERP系統、網上報支系統、管理集成子系統、影像掃描系統等多系統協同的管控方式,將企業內部各單位原“分散式”處理的重復財務業務分離出來,進行集中管理,為企業內部各業務單元提供規范、標準的財務管理服務,從而能夠整合資源,對企業每個環節進行專業化分析和管控,達到規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因此,在《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86%以上的企業已經或正在規劃實施財務共享模式。
“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共享財務的本質是運用互聯網思維,將信息化技術融入企業管理,推動運營管理模式的變革與創新。”該公司計劃財務部副部長于淼介紹,共享財務管理的建立需要強大的信息技術、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和員工素質作為支撐保障。為此,該公司制定智慧礦山建設目標,建立企業資源信息主數據中心,構建大型萬兆企業網絡,實現局域網全覆蓋,為財務共享平臺建設奠定了硬件基礎。同時,整合原有的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構建了涵蓋人本管理、生產執行、設備管控、業務協同、決策支持等方面的礦山管理系統(AMS),其中,包括合同管理、質計量管理、財務預算、維修計劃等管理集成子系統,為財務共享管理平臺建設提供了信息技術應用基礎和平臺資源。在會計組織、核算方式和制度管理等多方面,具備了由集中的組織形式轉型為財務共享模式的實踐基礎。
鞍鋼礦業集團認為,分散式核算管理模式不利于集團化管理,將制約企業經營品質和競爭實力的提升,實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將成為未來企業財務管理的必然趨勢。據此,從去年2月,該公司開始著手財務共享模式的設計和建設,在借鑒國際先進企業經驗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在智慧礦山和基本價值鏈的戰略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構建了以ERP系統為核心,預算管控系統、合同管理系統、維修計劃管理系統、工程投資管理系統、網上報支系統、影像管理等集成管理子系統相協同的財務共享平臺。在此基礎上,去年5月8日,該公司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全面覆蓋”的原則,分階段逐步推進財務共享模式的實施。第一階段實現了物資采購、維修核算、工程投資核算、安措費核算等四個集中管理業務單元的共享核算管理,第二階段以“邊建設邊運行”的方式分批次實現了鞍山、遼陽、大連等遼寧區域40多個單位共享核算管理。
目前,該公司財務管理已形成戰略決策、共享服務與業務支持三級管理職能體系架構,建立了職能清晰、標準規范、數據共享、風險管控的管理模式,實現了財務工作向戰略決策分析、資本運營和強化集團財務管控能力等核心業務轉型,充分發揮出決策支撐、資源保障、價值創造、風險防范等作用,助力和推動礦業集團做強做優,提高競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