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任沁新在公司2013年科學技術大會上作了《中信重工的戰略轉型》專題報告。
任沁新董事長從轉型的基本背景、轉型的戰略要義以及轉型的主要驅動力等方面,詳細闡述了企業根據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和自身發展實際,進行戰略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以及推進公司實現“三個轉型”,進一步增強企業全球競爭力的思考和舉措。
“三個轉型”是:在內涵上,從制造型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在商業模式上,從主機供應商向成套服務商轉型;在外延上,從本土化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轉型。
任沁新董事長指出,這是公司繼“十一五”期間實現“三個轉變”后的重大轉型,是基于對企業外部環境變化與市場發展需要的深刻認識,更是基于對自身能力的深刻把握。其戰略意義在于不斷構建新的生命曲線,在積極應對市場變化中謀求新的跨越和可持續發展。
任沁新董事長說,實現從制造型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要重點從以下方面著力:一要將技術創新作為公司發展的核心戰略,以技術引領市場;二要不斷完善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發揮技術中心整體功能,構建核心競爭優勢;三要加快技術創新能力向產品創新成果的轉換,不斷推出具有領先技術的產品;四要進一步實施人才工程,健全體制機制,推進產學研合作,不斷提高知識資本的運營能力。
任沁新董事長表示,從主機供應商向成套服務商轉型,走成套化之路,是“十二五”發展的戰略性抉擇,也是公司未來發展之路。成套產業的快速發展提振了全公司的信心。依托工藝、主機和品牌優勢,公司致力于成為多領域、有特色的成套服務商。
任沁新董事長強調,向國際化企業轉型,當前及未來的工作重點是:樹立國際化的戰略與思維,堅持國際化競爭的戰略導向,構建走向全球所需的各種能力,壯大海外團隊,不斷提高國際融合度。
任沁新董事長最后指出,轉型是一場深刻變革,需要強大的動力驅動。其中,技術創新是轉型的核心驅動力,技術驅動、人才驅動、資本驅動和文化驅動,共同組成了“三個轉型”的綜合動力系統。實現“三個轉型”,這不僅是公司謀求自身發展的戰略抉擇,更是一份引領中國裝備制造業創新、迎接國際挑戰的責任與使命。
任沁新董事長的報告,引起與會人員的思考和共鳴,大家認為,創新與轉型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唯一選擇和必由之路,表示一定要擔當起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早日使“藍圖”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