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布局之年,重型裝備等傳統產業面臨“上擠下壓”的宏觀態勢。
在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信重工(601608.SH)一線工人代表邢京龍對如何以技術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突破發展瓶頸提出建議。

在邢京龍看來,其一要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突破國外卡脖子技術對我國礦山裝備大型化的封鎖,結合企業自身技術和制造優勢,研發切實可行的替代方案,比如以多點嚙合替代環形電機作為礦用磨機大型化極限規格的突破方案。
在礦山行業大型化發展進程中,大型磨機的需求與日俱增。傳統的齒輪傳動方案已無法滿足大型化磨機的驅動要求,當前國際上大型磨機多采用環形電機技術,該技術被ABB和西門子長期壟斷,不僅設備價格昂貴、交貨周期長,后期維護也被壟斷,維護成本極高。
擺脫對國外環形電機技術的依賴,大型磨機多點嚙合傳動技術是替代環形電機“卡脖子”的理想選擇,在技術性能、經濟性、可靠性和維護性等方面表現更優,能避免因技術封鎖導致的生產停滯,保障礦山資源的穩定供應。該技術的突破將使我國礦山裝備在國際市場上更具價格和性能優勢,推動我國礦山裝備行業從依賴進口向出口強國轉變,提升我國在全球礦山裝備產業中的地位。
發展多點嚙合傳動技術需要強化政策支持,對從事大型磨機技術研發與生產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同時設立專項財政補貼,對在關鍵技術研發、產業化應用方面成果顯著的企業給予直接資金獎勵;推進產業協同,鼓勵礦山裝備產業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鼓勵企業通過并購重組方式,整合國內外礦山領域的優質資源,提升產業集中度和協同效應;加強科技創新:持續增加在大型礦山設備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
邢京龍認為,其二要扎實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賦能礦山產業升級,加快智慧礦山建設與推廣。希望政府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有色金屬礦山智慧礦山建設取得更大突破,具體建議如下:
加強政策支持與引導。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有色金屬礦山智慧礦山建設的扶持力度,包括資金補貼、稅收優惠等;加快制定智慧礦山建設的相關標準和規范,明確建設目標、技術要求和驗收標準。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強調綠色技術賦能礦山智能裝備、高效節能裝備開發,如智能礦用磨機、智能破碎機等,重視礦山專用儀表研制,大力支持礦山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智能控制運維等智能化技術發展與有色礦山的深度應用。并以此建設內容對礦山企業進行評分,評分結果作為企業生產指標、稅收返還、補貼等依據;同時設置行業或者政府相關榮譽,挑選一批基礎條件較好的有色金屬礦山,打造智慧礦山示范項目,總結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
完善人才體系建設。鼓勵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培養適應智慧礦山建設需求的專業人才,對該類專業人才進行一定的學費優惠與補貼,同時,對招聘相關人才企業進行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