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試點先行、示范引領到分類施策、全面推進,經過十幾年的探索發展和豐富完善,當前我國綠色礦山建設正在循序漸進中漸入佳境。無論從建設水平、建設質量還是覆蓋面,我國綠色礦山建設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但也應當看到,我國綠色礦山建設仍存在發展不平衡、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一些地方及礦山企業對綠色礦山建設政策理解不透、路徑把握不準,致使綠色礦山建設因“操之過急”而陷入“只重外表不重內涵、只圖顏值不講內質”的誤區。
綠色礦山作為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追求的是礦區環境、資源開發方式、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與數字化礦山、企業管理與企業形象等核心維度,涵蓋從生態保護、資源高效利用到智能化管理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我們必須牢記綠色礦山建設的規律和初衷,避免不切實際地拔苗助長,確保綠色礦山建設沿著正確方向前行。
當前,建設綠色礦山、實現綠色發展已經不是可有可無的選擇題,而是事關礦山生死存亡的必答題。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綠色礦山,必須要堅持“綠富美”協同推進的原則,科學規劃,循序漸進,量入為出,穩步提高,在精準把握綠色礦山內涵實質、目標方向的基礎上,確定綠色礦山建設的重點內容以及實施路徑,以適當的必要的投入換取最大的回報。
“綠”是礦山企業的底線,也是基本色。在建設綠色礦山中,礦山企業首要的是因礦制宜、因綠制宜,通過必要的投入來保護生態環境,提升綠色開采加工水平。“富”則是建設綠色礦山的目的,也是建設綠色礦山的內生動力。建設綠色礦山的目的是要在提高礦山經濟效益、增加員工收入基礎上,實現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同發展。而“美”則是礦山在實現綠色發展的基礎上,通過對綠色礦山的持續提升來實現“盡善盡美”,支持地方公益事業,提升企業美譽度,最終達到“開礦一處、美化一片、造福一方、澤及當地”之目的。
實際上,在國家層面,對如何有序推進綠色礦山早就有明確要求。2024年4月15日,自然資源部等七部委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提出,堅持“分類施策,全面推進”原則,分類有序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有序則安,循序則成。多年的實踐證明,全面建設綠色唯有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循序漸進,分類推進,才能打造出名副其實的綠色礦山,才能如期完成綠色礦山建設目標,從而更好地支撐礦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