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崍項目取得日產量突破7萬噸、月產量突破100萬噸的階段性成果。
自一期工程投產之日起,長崍公司便踏上了設備調試、技術改造、提質增效的“產能爬坡”之路。
從外部環境打通第一道關卡。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企業生產經營、高質量發展的保障。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長崍公司積極對接礦區周邊鄉鎮,通過修建鄉村“四好公路”,改善了村民出行條件,展現央企的責任擔當;采取防塵降噪、廢水循環利用等措施,避免礦區開采及工廠生產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消減阻工風險,打造企地和諧型礦山。
從生產源頭打通第二道關卡。礦區是項目砂石骨料的源頭。為了避免出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境況,確保持續穩定為工廠供應礦石毛料,長崍公司緊抓礦區安全生產管理,僅用4個月完成項目露天采礦工程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達到礦山驗收標準,于2023年4月11日順利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證書,為礦區合規經營、安全開采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設備環節打通第三道關卡。粗碎設備是礦山原料加工處理的第一道環節。長崍公司針對粗碎設備的優化事宜組建了現場專班,不斷改造襯板、液壓系統、電氣等細節部位的設備參數與零件類型,提升粗碎設備生產穩定性;經粗碎車間加工后的半成品,要想變成精品骨料還需要經過中細碎、篩分、水洗、棒磨整形等車間的加工工序,長崍公司緊抓料斗改造、篩網更換等技改工作,不斷改善粗骨料顆粒級配、針片狀顆粒含量,機制砂石粉含量、細度模數等主要指標;通過智慧工廠系統做到生產過程的無人干預、少人值守,數據分析與挖掘,實現設備故障診斷以及健康管理,有效提高設備可靠性和壽命,發揮核心設備的最大效能。
從生產效率打通第四道關卡。為確保項目穩定高效生產。長崍公司通過智慧化管理系統,實現開采、加工、運輸過程可視化、數字化、信息化管控;通過精準計量、全流程排產、質量把控,減少各環節產能不足或過剩,提前預測、調度突發情況,最大限度節省投入、增加產出,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大大提升砂石骨料生產效率。
從人才素質打通第五道關卡。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驅動力。長崍公司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政治素養、安全生產、運營管理、工程設備等多項專題培訓,全方位提升員工綜合素養;成立黨員先鋒號、青年突擊隊,持續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勞動競賽,淬煉長崍一線產業工人和青年干部“生力軍”,有效提升項目員工的使命感和戰斗力,確保項目產量持續穩步提升。
8月10日,長崍項目召開“執行實干、團結奮戰,全員保穩產、全力保銷售”動員大會,吹響攻堅年度銷售1000萬噸的“沖鋒號”。
后續,長崍公司將繼續錨定全年產銷目標,全力以赴保穩產、保銷售,提升產能穩定性、質量可靠性,提高產品知名度和客戶滿意度,塑造“長崍出品、必屬精品”的企業品牌。

據了解,長崍綠色礦山項目是湖北省重點項目,也是浠水縣工業單體投資最大、對全縣經濟拉動作用最大的“一號”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58.7億元,競得礦權兩個,擁有資源儲量6.03億噸,設計年產能4000萬噸(一期年產2000萬噸已投產)。由礦山及骨料加工系統、6.1公里單線單條成品料長膠運輸廊道、7個5000噸級散貨碼頭等三大工程組成。建設采用先進的工藝流程,配置產量高、能耗低、智能化的生產設備,可實現粉塵、廢水零排放,符合國家綠色發展戰略要求。項目運營后,將進一步完善浠水縣綠色建材產業鏈,帶動當地群眾就業,促進農民增收和當地經濟發展。項目兩期工程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產值不低于30億元,每年貢獻稅收3億元,對推進地方鄉村振興及浠水縣打造“百億產業園、生態科技城”有顯著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