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和中建材(合肥)粉體科技裝備有限公司完成的國家科技部科研院所技術開發研究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基于擠壓粉碎原理大規模高效處理鋼渣的研究與應用(編號為2013EG132088)”,于2016年4月2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通過了安徽省科技廳與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共同組織的鑒定會。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鋼渣是煉鋼時排出的工業爐渣,屬工業固體廢物,鋼渣的大規模、高效、穩定粉磨一直是世界性的難題。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和中建材(合肥)粉體科技裝備有限公司從研究鋼渣超細粉磨特性入手,采納即磨即選即分離的輥壓機預處理方案,有效化解鋼渣易磨性差難題,研究開發出能夠實現大規模、高效能、長壽命、穩定超細粉磨加工鋼渣的粉磨工藝技術及裝備,從根本解決鋼渣粉磨所面臨的易磨性差、磨蝕性強的難題,生產出品質均勻、有害物質分散、便于后期改性和激發活性的鋼渣超細微粉,為鋼渣的大規模高效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技術鑒定會會場
來自中國水泥協會、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硅酸鹽學會、安徽建筑大學、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安徽省水泥協會、武漢理工大學、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工業大學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認真聽取了項目負責人王虔虔、周強所作的“工作報告”、“研究報告”和項目成員丁浩“經濟及社會效益報告”以及馬鞍山利民星火冶金渣環保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尹傳毅總經理所作的用戶報告。經質詢和討論,一致認為:一、提供的資料齊全,數據可信,符合鑒定要求。二、項目關鍵技術和主要創新點如下:1.優化集成了擠壓粉磨、選粉、抗磨、除鐵等技術,創新性開發出國際首條大規模、高效的鋼渣超細粉磨工藝系統并成功運行,為鋼渣的綜合利用創造了條件;2.成功研發了輥壓機輥面的耐磨材料、柱釘及鑲嵌技術,減少了柱釘底部應力集中,提高了輥面結構的可靠性,大幅延長了壓輥使用壽命;3.開發了騎跨式側擋板和新型可調節進料裝置,減輕了側擋板磨損,提高料床穩定性,降低了輥壓機震動沖擊,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安全性。三、項目技術已在馬鞍山利民星火冶金渣環保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應用五年,先后建成了2條粉磨鋼渣生產線,具備單線年產40萬噸的產能,粉磨產品比表面積超過450m2/kg,最大比表面積可達600m2/kg。經國家建筑材料工業水泥能效環保評價檢驗測試中心檢測:臺時產量61.43t/h、粉磨單位產品電耗47.55kWh/t、比表面積541.53m2/kg。系統操作控制簡單,設備運行穩定可靠。項目成果已在太鋼哈斯科等十余家大型企業成功推廣應用。四、項目成果的推廣應用對鋼渣等大宗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社會與經濟效益顯著,市場前景廣闊。項目成果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議:深入開展鋼渣微粉產品的應用研究,進一步拓展應用途徑。

出席技術鑒定會的各位專家

包瑋副院長等出席鑒定會
“基于擠壓粉碎原理大規模處理高效處理鋼渣的研究與應用”項目負責人為:王虔虔、周強,技術顧問為:包瑋,項目成員為:尹傳毅、王學敏、熊焰來、王青、丁浩、張永祥、韓修銘、王志凌、胡俊亞、杜明星、王慶、許瑞康、楊鐵燕、陳代彥、江海濤、吳玉輝、范宗民、臧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