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平涼境內已探明煤炭儲量110億噸,是全國十四個大型煤炭基地之一黃隴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平涼市緊緊圍繞打造全省工業轉型發展創新區和建設千億級煤電化產業基地目標,以煤為“基”拓展延伸產業鏈條,走出了一條依靠煤、圍繞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發展崛起之路。平涼稅務部門通過全鏈條跟蹤、全方位服務、高質效政策落實,護航支柱煤炭產業高效轉型發展。
包抓聯動 煤炭生產向“智”選
走進靈臺縣邵寨煤礦,一座大型現代化智能礦井映入眼簾,選煤樓、儲煤倉、變電站等功能體錯落有致。該煤礦擁有11個智能化建設流程,已實現煤炭產業綠色低碳轉型。
“稅務干部多次上門,了解礦區運營情況,并就煤礦適用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享受企業所得稅抵免優惠等政策進行宣傳輔導。2024年1-8月,我們累計享受各類稅費減免281萬元,發展信心更足了!”邵寨煤業有限責任公司財務部長劉磊說。
為積極響應靈臺縣“穩步擴煤、加快轉電”思路,靈臺縣稅務局建立與縣發改局、財政局等部門的聯絡機制,健全“項目+企業”臺賬,形成業務股室和分局共同包抓的“骨干+主管”工作模式,做到“宣傳+服務”雙到位,切實為“煤電產業鏈”發展注入了強勁稅動力。
“大到千萬級別的留抵退稅,小到職工個人的個稅匯算清繳,可以說我們煤礦從項目開展到投入生產再到產能核增,每一步都離不開稅務局的精心服務。我們把所退的稅款和享受到的優惠投入智能化轉型升級,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實現了綠色生產。”劉磊說。
政策支持 技術研發向“新”進
崇信縣百貫溝煤業有限公司非常重視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和利用。2023年以來,啟動科研項目4項,推動煤炭生產更趨智慧、安全。崇信縣稅務局組織業務骨干深入公司走訪調研,推進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落實落地,助力煤炭企業減負增效。
“作為煤炭生產企業,提檔升級勢在必行,我們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較多,不過國家對科技創新支持力度也大。2023年我們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426.76萬元,意味著有更多資金投入技術轉型。”崇信縣百貫溝煤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戴朋鵬說道。
為助力轄區內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崇信縣稅務局通過實地走訪、電話輔導、稅企微信群等途徑“政策找人”,圍繞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中納稅人重點關注問題、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環保節能節水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等開展專項輔導,同時安排專人接聽政策輔導電話專線,及時解決煤炭企業在生產提檔升級、節能減排、稅費優惠享受等方面的難點、痛點和堵點,確保煤炭企業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團隊服務 延鏈發展向“綠”行
華亭素有“煤都”之稱,隨著經濟發展,“一煤獨大”的發展模式下,產業結構單一、發展活力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亟需在轉型中探尋出路。近年來,華亭市煤化工企業緊緊全力推動“煤”產業清潔高效轉型,走出了一條煤炭產業發展的新路子。
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之一,煤基新材料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是煤炭行業轉型的重要突破口。華亭永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寧夏永潤新材料科技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塑料改性、塑料制品生產,產品廣泛用于汽車、家電、電器、電線電纜等領域。公司于2022年4月成立以來,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7萬元,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優惠4萬余元。
“華亭有天然的煤炭資源稟賦,再加上好的政策支持,我們完全有信心來迎接各種挑戰,作為全市首批聚丙烯改性高值化項目,我們會勇闖新賽道,為推動優勢產業發展加一把力。”公司負責人王麗仙說道。
按照“抓主抓重,重點服務”的思路,華亭市稅務局成立3個煤化工項目專家團隊,分區域、分行業精準對接計劃開工建設企業,深入項目建設一線了解進展情況,解決涉稅費疑難。通過精準判定納稅人應享優惠類型,采取分片包干、集中輔導、個別輔導等方式,準確幫助企業應享盡享;按月對已享數據集中會審,3個團隊責任人逐一核對企業開票、申報數據并與納稅人確認建立稅惠享受明細表和紅利賬單,以走訪調研、信息推送、電話告知等形式為企業介紹享受稅收政策情況,為煤化工企業發展提供最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