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廣東省清遠市生態環境局英德分局發布下太鎮洋坑礦區建筑用花崗巖礦開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擬批準決定的公示。該項目總投資30.1億元,生產規模400萬方/年,平均年產碎石448.93萬方、機制砂203.96萬方。
據了解,該項目礦山由中交集團旗下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牽頭的聯合體競得,為其投資的首個粵港澳綠色砂石礦山項目。項目位于廣東省英德市下太鎮,礦區面積1.1391平方公里,擁有建筑用花崗巖礦石量2.5億噸,出讓年限24年。
項目主體工程有開采區、加工區、生活區,總占地1139100平方米,其中采礦區面積940000平方米,加工區面積165500平方米,生活區面積33600平方米。項目采用全封閉生產工藝,配置有破碎加工線、機制砂加工線及水洗砂加工線,將建成礦山開采、砂石加工、廊道、碼頭四大系統,產值超百億元。配套碼頭自然岸線長1000米,擬建設5個3000噸級泊位,設計年吞吐量為1200萬噸。

該項目建成后,將從供應鏈上游節約主業成本,全面提高中交二公局區域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完善廣東省綠色建材產業鏈,有效推動當地礦業經濟和綠色建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享。
據了解,近年來,中交集團聚焦“三重兩大兩優”經營戰略,深入布局綠色砂石骨料產業。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中交集團已在廣東、廣西、重慶競得5宗砂石礦權(包含1宗海砂礦),資源儲量達4億方,合計年產能1748萬方。
此外,2022年,中交集團與中國建材集團達成業務重組意向并積極制定推進重組方案實施。2023年重組完成后,中國交建成為祁連山控股股東,中交集團成為祁連山實際控制人,祁連山更名為中交設計,主營業務由原水泥生產轉變為基礎設施設計和咨詢服務。2023年12月28日,中交設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正式重組上市,成為該行業中最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