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潤水泥總裁景世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骨料業務作為公司第二利潤增長曲線已經建立。預計今年全年骨料銷量超過4000萬噸,上半年平均售價約40元/噸左右,毛利率約在40%-50%。隨著產能的釋放,明年骨料銷量有望超過7000萬噸,屆時將成為公司強有力的利潤增長源。
據了解,近幾年,華潤水泥持續投資骨料礦山業務,在湖北、廣西、重慶共新掌控6座礦山資源。截至2023年上半年,華潤水泥骨料年產能約8340萬噸,骨料項目全部建成后,骨料年產能預計將達14640萬噸。
2023年1月,華潤水泥競得廣西南寧市賓陽縣黎塘鎮龍馬山石灰巖礦采礦權,資源儲量約7600萬噸,規劃年產能約500萬噸,預計于2023年底前建成投產;
2023年3月,位于貴州安順市西秀區的骨料混凝土項目正式竣工投產,骨料規劃年產能約200萬噸;
2023年6月,競得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東石鎮茅坪礦區水泥用石灰巖礦采礦權,水泥用石灰巖資源儲量約3080萬噸、規劃年產能約250萬噸,骨料資源儲量約1200萬噸、規劃年產能約130萬噸,預計于2024年底投產運營。

華潤水泥總裁景世青
除骨料業務外,景世青還就水泥減碳、智能與數字化建設以及企業ESG評級等方面答記者問。
關于水泥減碳,景世青表示,華潤水泥一直致力于為“3060目標”提供自己的解決方案,為此以關鍵減碳技術為出發點,提出了特有的“3C”節能減碳體系,即源頭低碳、過程減碳、末端去碳。
一是從生產源頭入手,華潤水泥通過原燃料替代、采用清潔能源等方式,降低生產中傳統化石能源投入量,拓寬能源利用范圍。為此,公司開發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旋迴爐裝備,單條生產線二氧化碳減排量可達13萬噸/年。
二是在生產過程推動減碳,通過開展節能減碳工藝設備優化升級,設備和系統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實現生產的精準控制,節約能耗。
三是探索末端去碳,通過生物固碳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將二氧化碳再循環。
比如創造性地種植并應用航天育種的太空蘆竹,不僅可以在生長季中吸收二氧化碳,還能作為熱值較高的化石能源替代品。在一個生長季中,每畝太空蘆竹可吸收二氧化碳14.58噸,同時可作為化石能源替代品,每畝太空蘆竹燃料將節約標煤用量7.3噸。
華潤水泥近年來在減碳、綠色產品開發、清潔能源、協同處置、ESG管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節能減排方面目前處于行業中領先地位。
2023年上半年熟料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取得歷史性突破,按現標計算標煤耗降至99.5公斤,噸水泥電耗為71.7千瓦時,余熱發電占比約為29.9%。
關于智能與數字化建設,景世青表示,水泥行業工廠管理、現場作業上存在“自動化優化控制不足,產線智能化程度低,運營、設備、質量、EHS等管理依賴人的經驗,縱深運營管控難度大”等難點,傳統手段存在難以突破的瓶頸。所以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來實現水泥工廠“天花板”的突破。
比如數字化綠色礦山,公司通過5G和三維建模技術,將采配礦流程數字化,結合智能礦車調度系統,調派全電動無人駕駛礦車,實現智能配礦、鏟運一體化協同、動態設備調度、運輸無人作業,助力礦山智能化運營,提升工作效率,實施后,我們的資源綜合利用率提升至100%。
再如設備智能運維。通過溫振一體傳感器和5G通訊設備采集、監測關鍵設備振動、溫度等數據,接入“潤豐智慧”工業互聯網平臺,并建立100個以上機理模型和算法對設備進行智能分析診斷,提前預測設備故障隱患,指導現場開展維修維護,設備非計劃停機下降56%,備件開支降低55%,實現從依靠人員經驗、定期維修的傳統運維到基于大數據、智能診斷的預測性維護的轉型。
關于企業ESG評級,景世青表示,評級是ESG工作的一個評價角度,并非終極目的。我們不會為了“洗綠”去提升ESG評級,而是切實重視ESG工作本身。為什么華潤水泥如此重視ESG發展理念呢?
第一是國家有要求。國資委圍繞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規范董事會工作規則、推動董事會授權管理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指引,形成了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政策體系。華潤水泥作為央企子公司,必須在準確把握國家要求、有效銜接環境戰略方面率先垂范,做出貢獻。
第二是行業有要求。水泥行業碳排放占全國排放總量的比重很大,因此水泥行業的綠色減碳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
第三是股東有要求。作為港股上市公司,我們曾收到一個投資函,代表48家基金向我們提出參加相關ESG評級的請求。所以ESG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影響因素,而是一個必須主動擁抱的不可抗力。
第四是公司發展有要求。ESG工作成效以及ESG評級能夠側面反映出公司治理、生產運營管理、生態環境保護、共建和諧社區等方面工作存在的弱項和不足,公司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改進,有利于反向促進管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