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在大多數人眼中可能是塵土飛揚、滿山荒蕪的代名詞,但近年來,國家和新疆相繼部署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使昔日塵土飛揚的礦山蛻變為青山吐翠、綠樹成蔭的“景區”。礦山似景區只是新疆綠色礦山發展之路的縮影。目前,在新疆這樣的國家級綠色礦山已達26個,自治區級綠色礦山為6個。
事實上,一直以來,在新疆綠色礦山發展進程中,新疆對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均實施科學有序監管。
昔日荒蕪礦山如今綠樹成蔭似景區
“這里是風區,以前沒有樹林,一刮大風眼睛都睜不開,現在不管廠區外面刮多大風,我們都可以感受到綠色屏障的好處。”新疆亞克斯資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閆學軍說。
閆學軍見證了礦山的綠色發展之路,該公司地處荒漠戈壁中,從2009年起,公司與科研單位合作,選擇宜栽苗木和植被對荒漠戈壁型礦山進行綠化實踐,經過幾年努力,公司已有千畝綠色植物覆蓋礦區。
“今年,我們計劃投資100萬元左右,專項用于老礦區的環境治理。同時,還將繼續發動員工植樹,對生活區、工作區進行綠化。”閆學軍說。
新疆已建成26個國家級綠色礦山
近5年來,國家和自治區相繼部署實施了52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前期勘查、96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累計恢復土地面積4710公頃。
而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印發實施,將進一步促進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
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規劃處副調研員甄志強說:“為加快推進全區綠色礦山建設,我們對申報綠色礦山實行即報即審,要求新建礦山按照綠色礦山的標準建設,已建礦山要逐步達到綠色礦山的標準,逐步實現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不僅如此,近年來,新疆認真落實礦產資源開發審批制度,加強對礦產資源的優化配置、統籌協調和統一管理,嚴把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審批關,從源頭上把好關。
“我們在第三輪礦產資源規劃中也明確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新設礦業權,從源頭上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甄志強說。
根據規劃,下一步,新疆將制定石灰巖等10個自治區主要大宗礦種行業的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力爭到2020年全區建成400個以上綠色礦山、6個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
構建綠色礦業發展長效機制
不僅如此,新疆還將構建綠色礦業發展長效機制,推進國土資源綠色發展。
據了解,2017年,新疆開展了“新疆綠盾2017”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完成全區1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14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內礦權的清理,并對29個自然保護區范圍和功能區劃定情況建立臺賬,依法加強管理,嚴厲打擊非法勘查開采行為。
從2018年起,新疆將從礦業權、建設用地、財稅、金融等方面采取優先激勵政策,鼓勵各類礦山企業積極建設成為環境友好型綠色礦山,以保護“三山兩盆”的更多綠水青山;今年起新疆還將加大地質公園建設力度,通過全面系統開展新疆重要典型地質遺跡調查評價工作,更好地保護和開發地質遺跡資源。
經初步評價,自治區411個地質遺跡資源點中,達到世界級17個、國家級96個、省級162個、省級以下136個。
“在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公園建設等工作中,新疆將持續推進當地旅游業、文化產業等建設,促進地方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構建綠色礦業發展長效機制。”甄志強說。
礦山在大多數人眼中可能是塵土飛揚、滿山荒蕪的代名詞,但近年來,國家和新疆相繼部署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使昔日塵土飛揚的礦山蛻變為青山吐翠、綠樹成蔭的“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