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海門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該局將在縣道正麒線、東通線路面養護大中修項目中,首次采用廠拌熱再生技術,這在南通各縣市區中尚屬首次,本次施工面積達5.5萬平方,較傳統直接攤鋪瀝青砼,能節約砂石材料3500噸,直接節約工程投資近150萬元。
所謂廠拌熱再生就是將舊瀝青路面經過翻挖后運回拌和廠,再集中破碎,根據路面不同層次的質量要求,進行配比設計,確定舊瀝青混合料的添加比例,再生劑、新瀝青材料、新集料等在拌和機中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合成新的混合料,從而獲得優良的再生瀝青混凝土,鋪筑成再生瀝青路面,是一種環保、經濟的施工方案。
據悉,市交通運輸局和市公路站高度重視科技化、科學化養護,始終緊跟最前沿的養護技術,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三新”技術的應用非常積極和重視,把國省干線上成熟的養護工藝借鑒至縣道乃至農村公路,前幾年曾使用過碎石化技術、基層冷再生、現場熱再生、SMA瀝青砼等技術,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采用的瀝青路面大修廠拌熱再生,在海門范圍內尚無使用先例,南通市公路處曾在如皋等地省道公路上使用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應。項目管理人員將在下階段的施工管理過程中,積累技術參數,分析、統計相關數據,確保首次廠拌熱再生技術應用成功,為今后在縣鄉公路上推廣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