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14中外礦山技術裝備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該論壇由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和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聯合主辦、北京海聞展覽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傳堯、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康義等參加了論壇并發言。
據介紹,該論壇被譽為世界頂級的礦山裝備行業盛會之一,本屆論壇議題涵蓋了礦山勘察、勘探開發、技術與設備、冶煉與加工、礦山機械租賃、礦業服務等整個產業鏈,從論壇演講議題中可以看出,我國雖然已是礦業大國,但并不是礦業強國,我國礦業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整體地位相對落后。在我國礦業面向未來的發展中,要改變整體落后的狀況,必須依靠礦山數字與智能技術裝備的融合發展,從而推動礦山產業升級,開創礦業綠色、安全、高效、經濟發展新模式,并實現礦業轉型升級的長遠目標。
我國的礦山裝備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近十年來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與引導,礦山裝備行業將通過深化改革、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來轉變發展方式,然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作為重大裝備的礦山機械產品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既包括國外先進生產廠商的競爭壓力,也有我國工業化進入深入發展新階段對該行業提出的新要求,因此,相關人士預測,未來5年,甚至是10年,礦山裝備的技術成長將會成為行業焦點,而未來礦山機械的發展方向將主要集中于以下3點:1、數字化。包涵產品開發、企業協作、數字化礦山等方面的內容;2、智能化。例如地下礦山的自動化開采、海底采礦、設備健康自診斷等。3、生態化。涵蓋了綠色設計、綠色礦山、尾礦處理及礦山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及重建技術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