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8歲的張福多,成為全省引人注目的“十大藍領技能明星”。而早在5年前,張福多33歲的時候,他就已經在全國鋼鐵行業職業技能賽中勇獲“熱軋調整工”的亞軍。張福多的“藍領明星”成長歷程,為鞍山眾多年輕人“打樣”——刻苦鉆研、手藝高超的藍領,不僅會像明星般熠熠生輝,而且會實現巨大的人生價值,為企業創造巨大的財富。
【新聞背景】
26日,遼寧省委、省政府在沈陽舉行隆重的表彰大會,對全省“十大藍領技能明星”每人重獎一臺價值十萬余元的中華轎車。獲獎人之中,有一位鞍山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熱軋帶鋼廠軋鋼車間1780丁班作業長張福多。
書本知識碰壁 實踐領悟真知
昨日,記者聯系到剛剛從沈陽載譽歸來的張福多,難得地趕上他休息,這是他連續作業近一個月里為數不多的休息日。談到所獲得的“藍領明星”榮譽,張福多謙虛地表示:“我只是做好我的本職工作而已。”
張福多告訴記者,1996年從當時的鞍山鋼鐵學校畢業,隨后進入當時剛剛籌建好的熱軋1780生產線,一切設備都是當時最先進的。張福多那時候自信滿滿,認為自己就是學這個專業的,又是班里的尖子生,肯定在技術上高人一籌。結果剛上機操作就碰壁了。“面對著現實的操作臺,書本中的知識在我的腦子里打轉,可就是對不上號,我呆呆地站在操作臺前,就一個感覺——發蒙”。
至今,說起當年碰壁的感受,張福多仍然有點不好意思。他告訴記者,這件事對他的自尊心打擊很大,之后時時處處主動向師傅討教,一點一點積累經驗。天長日久,張福多明白了,藍領要成長,別無他法,第一件事兒,就是與所操作的機器無數次地打交道,實踐才是硬道理。
年輕不怕挫折 壓力使人成長
年輕人要在挫折中成長,在壓力下進步。這是張福多送給新一代藍領的建議與祝福。張福多說,除了剛工作的時候面對機器發蒙,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挨訓了。那時候,自己已經成為丁班班長,遭遇了一個技術性問題,領導教訓道:“別的班操作員都會的,你作為班長都不會!”就是這句話,讓剛剛下了中班的張福多夜不能寐。
“必須研究出來!我必須會!”張福多連續研究了七個小時,終于找到答案。第二天在領導面前進行演示,獲得成功。結果領導笑著告訴他,當時那個技術性問題沒人會,只想用激將法讓張福多試試,沒想到真成了。
“打那之后,工作上任何壓力我都不怕了,因為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張福多說。憑借這股鉆牛角尖的勁頭,張福多從最初的操作員到臺長到班長最后到目前的作業長,用了不到15年時間,成為集團內升職最快的員工。
“想成為一個行業的技術能手,最重要的是要對技術無止境的追求,還要腳踏實地地工作,不要去想什么回報。”這是張福多的體會,也是對年輕一代藍領的忠告。
上千萬元效益 本領獻給鞍鋼
張福多成為全省“十大藍領技能明星”,這顆藍領之星更加閃耀。事實上,早在2006年,他便代表鞍鋼參加了“萊鋼杯”第三屆全國鋼鐵行業職業技能賽,獲得“熱軋調整工”第二名。隨后,為濟鋼、凌鋼等多個熱軋廠提供了技術支持,被業內同仁稱為“專家”。
張福多潛心研究了集裝箱SPA-H薄材集中軋制先進操作法。在硅鋼邊裂攻關中,提出了“硅鋼三段控制”操作法的可操作性意見,使硅鋼合格率從95.63%上升到99.77%。這一研究成果將為企業創造上千萬元的效益。
業內知名的“藍領之星”張福多,受到全國不少鋼廠的青睞,有些鋼廠給出的條件非常誘人,只要答應了,物質條件會較現在提升不少。但是張福多并沒動心,他說,自己今天所獲得的榮譽并不屬于個人,這與企業多年的培養是分不開的。“鞍鋼給我提供了快速提升技能的平臺,作為員工,為企業做貢獻理所應當。”
【相關新聞】
李晏家當選 遼寧省技協功臣
本報訊(記者方阮)26日,紀念遼寧省職工技協活動50周年暨“遼寧省‘技協功臣’和‘十大藍領技能明星’”表彰大會在沈陽市召開。全國勞動模范、鞍鋼股份化工總廠點檢班班長李晏家獲“遼寧省技協功臣”殊榮。
據了解,李晏家自學成才設計研制橡膠環形增面輥120個,延長工件使用壽命,每年節約82萬元。采用方鋼代替鋼管革新振動篩主結構梁耐磨損易檢修,年節約40余萬元。幾年來,對設備革新改造共42項,累計為廠創效益600多萬元。1990年以來先后獲得鞍山市勞動模范、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