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訊 在各地紛紛積極謀劃和踐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之時,作為湖南省有色金屬管理局的直屬國有控股企業——湖南寶山有色金屬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寶山有色礦業公司”)推出的“五大板塊”項目建設多元發展戰略框架,就是立足行業特色,適應形勢加快發展方式轉換的主攻方向和目標要求。本著“做大主體產業,做好優勢產業、做活循環產業、做優生態產業、做強特色產業”的原則,搞好項目的定位和提升,走專業化、差異化之路,力爭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實現突破。
突出鉛鋅主業,狠抓主體經濟。寶山有色礦業公司是我省株冶、水口山鉛鋅冶煉廠的重要原料供應基地。鉛鋅精礦產品是主導產業。近幾年來,通過危機礦山接替資源風險找礦,在寶山礦區中深部發現了大量的鉛、鋅、銅、鉬、金、銀等資源,經省地質勘探局評估論證,潛在價值達580億元以上,鉛鋅銀礦石量在800萬噸以上。為此,公司決定擴大規模和產能,初期規劃實現年產鉛鋅金屬4萬噸,銅金屬5千噸以上的產能規模。通過鉛鋅提質擴能增加主導產業經濟效益,為寶山有色礦業公司可持續發展打基礎、壯實力、添后勁。
填補銅產業空白,狠抓優勢經濟。湖南是享譽世界的“有色金屬之鄉”,但大品種銅、鋁資源短缺,在發展中產業結構極不平衡,銅、鋁、產業的短板,制約了相關制造產業的發展。寶山有大量的銅資源,在湖南有色產業中獨享銅資源優勢。公司通過立足自身,積極整合湖南省境內乃至省外、境外銅資源,規劃3至5年內建成30萬噸規模銅的探、采、選、冶和深加工及精加工產業,加快資源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填補湖南省和中部省份無銅產業的空白,以此為契機,也為中西部省份的礦業經濟發展提供一種新的產業模式。
尾礦綜合利用,狠抓循環經濟。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做出的重大部署。寶山尾礦庫經過40多年的開采,尾礦容量已達500萬立方米,庫中殘存銅、鉬、鉛、鋅、鎢、鉍、錸、金、銀、硫等各種金屬,公司擬定開發計劃,積極開發循環經濟,科技工作者們取樣、檢測、化驗、并與湖南省有色金屬研究院合作開展了《尾礦庫尾礦綜合利用》項目研究,2008年11月份完成了初步方案,寶山尾礦庫總潛在價值在34億元,是一個節能減排,循環經濟開發的增長點。
開發旅游產業,狠抓生態經濟。結合國內露天罕見的采空區,寶山有色礦業公司以工礦文化體驗為主題,以井下古代中國礦冶歷史,現代采掘流程觀光和互動體閑娛樂為主要內容,開發了極富時尚特色的工礦旅游,在產業轉移上探索出了一條建設環境友好型礦山企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的新路子。2008年12月,該項目已被授牌“湖南省工礦旅游示范點”。2010年5月,寶山有色礦業礦山公園被列為“國家礦山公園”,是一個極具發展潛力,在湖南富有特色的“綠色產業”,真正做到礦區資源的綠色開發。
做好機加工產業,狠抓特色經濟。寶山機加工能力多年來享譽周邊,輻射半徑大,有較為完整的機加工及電器維修設備。由于礦山設備制造能力強,在滿足自身及周邊機加工能力情況下,可以積極對接市場,在承接沿海和中西部制造產業轉移的機遇中尋找合作伙伴,通過盤活閑置資產,釋放機加工優勢,成為又一個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