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型鑄造
大力改善鑄件內在、外部質量(如尺寸精度與表面粗糙度)、減少加工余量,進一步推廣應用氣沖、高壓、射壓和擠壓造型
等高度機械化、自動化、高密度濕砂型造型工藝是今后中小型鑄件生產的主要發展方向。采用納米技術改性膨潤土,或采用在
膨潤土中加助粘結劑技術來提高膨潤土質量,是推廣應用濕型砂造型工藝的關鍵。
開發三乙胺冷芯盒法抗濕性及抗鑄件脈紋技術,以節約粘結劑、減少污染、減少鑄件缺陷、降低生產成本。
改進和提高垂直分型無箱射壓造型機和空氣沖擊造型機的性能、控制系統的功能,同時對造型線輔機應按通用化、系列化
原則進行開發,提高配套水平。抓緊開發適合于形狀復雜模樣造型或多品種批量生產所需要的個性化、實用型氣流-壓實造型
機。
提高砂處理設備的質量、技術含量、技術水平和配套能力,盡快填補包括舊砂冷卻裝置和適于運送舊砂的斗式提升機在內
的技術空白,努力提高砂處理系統的設計水平。
研制多樣化、使用效果好、壽命長的樹脂自硬砂成套設備,增加品種提高性能。
著重開發冷芯盒射芯機系列產品及芯砂混制和送砂設備。
建立拋丸設備試驗基地,對拋丸器、丸砂分離及降躁聲裝置等進行系統研究開發,研制技術性能和技術含量高的拋丸清理
機。
面對入世后國際市場劇烈競爭的局面,鑄機行業要根據我國國情的需要和可能,產學研相結合,開拓創新,下大力氣開發
先進、高效、低耗、實用、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鑄機新產品,為改變我國大多數鑄造企業工藝技術裝備的落后面貌,闖出一
條投資小、見效快的捷徑。
優先推廣樹脂自硬砂、冷芯盒自硬工藝、溫芯盒法及殼型(芯)法;開發無或少污染粘結劑、催化劑、硬化劑及配套的防污
染技術,開發能消除樹脂砂鑄件缺陷的材料和樹脂砂復合技術。
推廣新型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砂在大、中型鑄鋼件上的應用,以逐步淘汰粘結強度低、水玻璃加入量大、型砂潰散性差的
C02—普通水玻璃砂的硬化工藝。
開發精確成形技術和近精確成形技術,大力發展可視化鑄造技術,推動鑄造過程數值模擬技術CAE向集成、虛擬、智能、
實用化發展;基于特征化造型的鑄造CAD系統將是鑄造企業實現現代化生產工藝設計的基礎和前提,新一代鑄造CAD系統應
是一個集模擬分析、專家系統、人工智能于一體的集成化系統。采用模塊化體系和統一數據結構,且與CAM/CAPP?
ERP/RPM等無縫集成;促使鑄造工裝的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面展開CAD/CAM/CAE/RPM、反求工程、并行工程、遠程
設計與制造、計算機檢測與控制系統的集成化、智能化與在線運行,催發傳統鑄造業的革命性進步。
特種鑄造
開發熔模鑄造模具、模料新技術,用硅溶膠或硅酸乙酯做粘結劑造型;采用精密、大型、薄壁熔模鑄件成形技術;采用快
速成形技術替代傳統蠟模成形技術,簡化工藝,縮短生產周期;研制適合我國的壓蠟設備、制殼機械手、燃油型殼焙燒爐;開
發優質型殼粘結劑,增加可鑄合金種類、擴大工藝適用面。
深入研究壓鑄充型、凝固規律,開發新型壓鑄設備及控制系統,改善液面加壓系統性能以滿足工藝要求;開展半固態合金
壓鑄及新型壓鑄涂料研究;開發新壓鑄技術及金屬基復合材料、鎂合金、高鋁鋅基合金等壓鑄新合金材料;采用快速原型制造
技術制作壓鑄模。開發能與工藝密切結合可滿足各種工藝參數要求的低壓鑄造設備;推行低壓鑄造模具CAD、合金液填充和
凝固過程模擬,使模具滿足充填鑄型時平穩流動、順序凝固、及時、充分補縮的要求;開發高度自動化的低壓鑄造機和高可靠
性零部件;開發復雜、薄壁、致密壓鑄件生產技術,推動低壓鑄造向差壓鑄造的發展。
提高熔煉質量、增加預處理、開發性能更優良的模具鋼,如優質高壽命的熱作模具,深入研究開發鑄造模具RPM技術和
CAE技術,推動并行環境下CAD/CAE/CAM/RPM集成技術和DNM技術的發展。
改進擠壓鑄造技術,擴大應用范圍(如陶瓷纖維增強和反應合成金屬基復合材料);抓緊進行水平擠壓鑄造、半固態擠壓鑄
造技術的研究,加強與塑料、化工行業的協作,開發模樣新材料,如研制低密度、尺寸穩定的高發泡率EPS珠粒,創建先進、
實用的模具CAD/CAM系統及快速制造技術;開發高效震實臺,搞清干砂緊實特性;開發EPC工藝與其他鑄造工藝復合的新技
術;研究由EPC工藝引發的環境
問題及對策,如EPC車間廢氣有效凈化裝置和方法;研究鋁鑄件疏松滲漏、鑄鋼件增碳增氫、鑄鐵們:出現皺皮等缺陷
的機理和消除辦法;開發高效高精度制模機、粘合機并實現其國產化系列化;擴大非占位涂料的應用,發展表面合金化涂料、
控制凝固涂料、孕育涂料、屏蔽涂料、消失模涂料、離心鑄管涂料、激冷涂料等功能涂料。進行涂料性能檢測儀的開發;推動
涂料的標準化、商品化。
發展金屬半固態連續鑄造技術;推廣樹脂砂、金屬型及覆砂金屬型等高精度、近無切削的高效鑄造技術;推廣無鑄型電磁鑄
造技術;開展噴鑄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充分借鑒冶金界電渣技術的研究成果,著重解決電渣熔鑄工藝的技術難點,如電渣熔鑄大型異形復雜鑄件的結晶器設計、
渣料配制及工裝技術等。
質量保障
改進、完善現有較成熟、實用的各類鑄造儀器、設備,努力實現多功能、集成化、自動化、智能化,對鑄造生產各環節進
行分散在線測控。采用微機和CAD專家系統模塊將相關環節的自動化測控儀器設備聯機,配以執行機構,實現各環節閉環自
動控制。將各環節智能測控系統與工廠管理中心計算機系統相聯,組成工廠智能化閉環自控系統,實現生產質量預測與控制。
將工廠自控系統通過高速信息通道與行業信息網絡、專家系統相聯,實現遠程“會診”與控制。
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鑄件產品質量的概念、含義、指標評價體系及具體量值;研究鑄造企業質量體系特點、結構、質量
手冊編寫方法、體系要素支撐標準的構成及建立、貫徹的方法;為適應全球經貿一體化的趨勢,加快推行、主動申請質量
(1S09000)、安全、環境(1SOl4000)等第三方認證制度,加快采用國際標準的步伐,以取得參與市場競爭的權利。扎實深入
到企業(團體)業務實踐的細節,策劃有效的解決方案,使管理體系真實調整到提高產品(服務)質量、防止浪費,提高效率,滿
足顧客要求的基準目標上來。配合并適應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抓緊制定先進鑄造技術標準,積極采用先進。制造技術標準。
要以法律、法規、標準為依據,建立質量保證及環境管理體系。
信息化
開發既分散又集成、形式多樣的適用于鑄造生產各方面(如設計、制造、診斷、監督、規劃、預測、解釋及教學等)需要的
計算機專家系統。并在生產使用中不斷完善,向多功能、高效率、實用化目標發展,使之與鑄造CAD/CAPP/CAE/CAM集成;
推進在線專家系統控制的前沿性研究。
重點開展能涵蓋鑄造企業所有行為(包括企業市場營銷、物料進出、生產組織與協調、行政管理、與外界信息交流等)的集
成化鑄造信息處理系統研究開發和應用,用現代先進技術迅速改造傳統鑄造業;開發適應中國國情的鑄造行業MRP-Ⅱ(制造資
源計劃)系統,并進一步向ERP(企業資源計劃)發展。
推行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借助計算機網絡、數據庫集成各環節產生的數據,綜合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制造技
術、信息技術、系統工程技術,將鑄造生產全過程中有關人、技術、設備與經營管理要素及信息流、物質流有機集成,實現鑄
造行業整體優化,解決參與競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最終實現產品優質、低耗、上市快,從而在市場,尤其是國際市場競爭
中立于不敗之地。
研究互聯網對鑄造產業的影響與對策,建立自己的主頁,開發鑄造企業網上技術交流、電子商務、鑄造異地設計和遠程制
造技術、分散網絡化鑄造技術(DNC),盡早駛上“信息高速公路”,利用網絡化高新技術的巨大動力推動鑄造業的現代化深刻
變革。
結束語
鑄造技術的發展必然要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大局所左右,“綠色鑄造”的概念體現了高速發展著的文明進程的人性化
特征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要求。隨著公眾環境意識的不斷提高及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綠色鑄造”的呼
聲正在迅速成為鑄造技術發展的指揮棒,特別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的有關環境管理體系的IS014000系列標準,也在推動著
“綠色鑄造”的強勢發展,目標都是使鑄件從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環境
的負面影響最小,資源效率最高。從而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最優化。“綠色鑄造”是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制造業
中的一個體現,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組織、管理和運行的新模式。和傳統鑄造生產模式相比,“綠色鑄造”模式對企業信
息化運作水平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綠色鑄造”模式下鑄件生產面臨的關鍵是即時采用先進適用的鑄造新技術來實現鑄件
“綠色生命周期”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