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常始于靈感的火花,但唯有憑借大膽構想與不懈實踐,方能將靈感之光照進革命性產品。Lokotrack的誕生故事亦是如此——一段關于夢想、實干和承諾客戶的傳奇,徹底改寫了移動破碎行業的歷史。

1986年拍攝的首臺Lokotrack設備
起源于客戶提出痛點
故事始于兩位芬蘭承包商——Mauno Vuorsola和Olavi Puputti,提出了簡化和改變其現有業務的構想。他們需要在工地之間移動設備,希望能夠輕松完成轉場,因此產生了開發一臺履帶式圓錐破碎機用于兩段式破碎篩分系統的想法。
1985年,兩人向當時名為Lokomo的美卓公司提出想法,并發現這些志同道合的創新者從其想法中看到了廣闊前景。彼時,輪式破碎機已是Lokomo公司的產品。
首臺Lokotrack:從概念到落地
1985年5月,Vuorsola和Puputti與Lokomo銷售團隊敲定方案。盡管設計尚處雛形,銷售團隊仍提交了報價。令人驚嘆的是,次日清晨得到消息:“已售出!”
首臺履帶移動式設備以創紀錄的速度交付——簽約后4.5個月。1985年12月31日,這臺劃時代意義的設備移交首位客戶,印證了快速的樣機開發與有遠見的設想可以完美融合。
創新總伴隨質疑,Lokotrack亦然。有人預言生產三臺設備后這一概念便會遭到淘汰,但市場給出截然不同的答案:1986年,Lokomo斬獲來自挪威、芬蘭、瑞典三國的28臺訂單,產品線擴充至6種機型。

芬蘭承包商Mauno Vuorsola、Olavi Puputti 和 Reijo Santanen(中)在項目現場合影
無國界的創新版圖
1988年,第100臺Lokotrack在芬蘭坦佩雷工廠下線,交付到加拿大紐芬蘭省。至此,這一創新浪潮從北歐席卷全球。
1991年,第200臺Lokotrack LT125發往德國,此時Lokotrack已遍布20余國。為支持全球發展需要,Lokotrack相繼亮相拉斯維加斯工程機械展CONEXPO、德國博覽會Steinexpo,以及英國展Hillhead。
20世紀90年代,Lokotrack迎來了更重要的發展里程碑。1996年,第500臺Lokotrack交付芬蘭,當時Lokotrack產品范圍已擴展至29種機型,涵蓋粗碎、中碎、細碎破碎和回收利用設備。
十年的發展還實現了破碎機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從1996年PLC控制系統開始,到90年代后期升級為現代IC控制系統。工業設計成為重點,打造出更安全、更環保、兼備機械美學與功能性的設備。

1989年生產的第100臺Lokotrack
品質鑄就內核
質量始終是Lokotrack成功的關鍵,要確保設備的各個部件都能滿足并超越客戶的預期。專注生產Lokotrack的芬蘭坦佩雷工廠在保持這些高質量標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不斷地改進制造技術并優化生產線。1996年與2008年經歷的兩次重大發展,彰顯了我們對卓越品質的承諾。
工廠團隊始終貫徹快速交付,同時實現卓越品質,而達到這兩者之間的平衡為Lokotrack奠定了行業標桿地位。
EC系列與新基地:驅動未來變革
面對市場發展,美卓以創新引領趨勢、滿足客戶期望。2024年推出的新型EC系列,繼承了高品質和創新的基因,搭載新型柴電動力系統,優化設計與照明系統,改善布局使得操作維護更簡單、更安全。結合尖端破碎技術與數字工具,該系列產品可以確保準時、經濟、高質量的交付。
Lokomotion項目決定了Lokotrack的未來,現代化生產基地將遷至坦佩雷拉赫德斯耶爾維,續寫Lokomo的傳承。

2024年推出的全新Lokotrack EC系列
Lokomo傳奇溯源
美卓的工業征程始于1915年Lokomo品牌名,初期專注于火車頭制造,很快擴展至蒸汽機、泥炭開采設備,乃至教堂鑄鐘業務。早年,Lokomo生產出的第一臺破碎機用于生產筑路骨料。上世紀20年代經濟蕭條中,Lokomo持續擴大產能。二戰后,工廠承擔芬蘭對蘇聯戰爭賠償的生產任務。1950年,Teräskita(鋼鐵巨顎)旋回破碎機風靡歐美;60-70年代,Lokomo公司開發了破碎篩分站,于1976年推出顛覆性產品C系列顎式破碎機,徹底變革了顎式破碎機技術。

美卓前身公司Lokomo
Lokotrack之名融合了兩個元素:“Loko”致敬Lokomo公司,“track”突出其履帶式設計。該名稱由美卓工程師Pentti Pietilä命名,現已成為高效移動破碎的代名詞。

1921年,Lokomo工廠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臺移動破碎設備。輪胎上安裝了一臺顎式破碎機、輸送機和篩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