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經歷一場雨后的初夏,西夏區志輝源石酒莊一派生機,林木蔥郁,湖水澄澈,鴨子游弋其中,泛起層層漣漪。“這里曾是廢棄礦坑,每逢春夏交替時節,大風裹挾黃沙肆虐。”志輝源石酒莊總經理袁園望著眼前生態優渥的莊園說,“小時候,最怕刮風天,風沙無孔不入。”現在,卻是另一番天地。

酒莊內樹木蔥郁
志輝源石酒莊所在地原是采砂礦坑。從1997年開始,從事砂石料開采的民營企業家袁園的父親袁輝,響應生態建設號召,毅然投身采空區生態治理修復工作。他帶領團隊,通過周而復始的追肥篩土、植被再造和灌溉設備鋪設,對賀蘭山東麓1.8萬多畝的礫石荒地進行改造,最終將廢棄砂石礦區打造成園林式的中國葡萄酒莊。
57歲的華西村村民牛振明是這場蛻變的親歷者。20年前,他作為首批工人參與志輝源石酒莊建設時,狂風卷著砂石,眼睛都睜不開。他與工友們回填礦坑、改良土壤,種下一棵棵樹苗,搭建石砌酒莊。“能看到現在的美景,所有的辛苦都值了。”看著綠樹成蔭、葡萄藤茁壯成長的酒莊,牛振明感慨萬分。

葡萄園
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袁園常常看到父親帶領工人們在風沙中種下一棵棵樹苗,一種別樣的情感也在她心底悄然生長。在她的眼里,這座酒莊早已不僅僅是一處產業,更是帶動一方發展的希望所在。
大學畢業后,袁園接過父親的接力棒,將生態修復與產業融合推向新高度。她將葡萄種植面積擴大至3000畝,還引入攀巖館、滑雪場等文旅設施,把酒莊打造成全時全季旅游勝地。
“2008年以來,袁家兩代人一心撲在礦坑修復與酒莊建設上,種植了8000畝的生態林和3000畝的釀酒葡萄,也讓賀蘭山下的這片戈壁灘從過去的荒沙灘變成了現在的金沙灘。”袁園說。
如今,志輝源石酒莊年生產葡萄酒300噸,年產值達5200萬元,其生產的“山之魂”和“山之子”干紅葡萄酒更是先后榮獲柏林葡萄酒大獎賽金獎、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賽銅獎等100多項國際國內獎項。
在賀蘭山東麓的張騫葡萄郡項目現場,同樣上演著生態建設的生動實踐。工人們搶抓植樹黃金期,忙著搬運樹苗、挖坑、栽種、澆水。“每種下一棵樹苗,就是為這片土地增添一份綠色希望。”寧夏金葡萄農林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整治前后對比。(受訪單位提供)
張騫葡萄郡銀谷世界碳匯葡萄園位于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核心區,其前身為同元砂礦,2021年閉礦后劃撥給該公司。自2022年項目啟動以來,施工隊克服干旱缺水、風沙大等重重困難,實施多項工程。已完成防風林帶種植1146.7畝,1978畝高標準葡萄園長勢良好,累計投資2.3億多。
近年來,銀川市西夏區以“賀蘭山”生態保護修復為重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生態修復不是單打獨斗,而是要一體化綜合施策。通過‘政策+服務’‘政府+企業’‘生態+產業’協同發力,讓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西夏區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西夏區已累計完成鎮北堡鎮云山礦坑、懷遠路街道同元礦坑等歷史遺留礦坑3處生態修復,修復面積達4560畝。今年,計劃完成30處歷史遺留礦坑生態修復,修復面積5240畝。西夏區森林覆蓋率從13.64%提升至13.95%,2024年在自治區效能目標考核林長制工作中獲得優秀等次。
為讓這片土地持續煥發生機與活力,西夏區還將持續推進“三北”工程林草濕荒一體化等項目,進一步提升賀蘭山東麓生態修復水平,鞏固修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