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隨著上海市閔行區吳涇鎮的一輛新型裝修垃圾清運車緩緩駛入廠區,位于閔行區的馬橋再生資源化利用項目中控大廳智慧平臺上的數字躍上了7位數,這也意味著該項目正式迎來了建廠以來的第100萬噸建筑垃圾,標志著它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征程邁上了新臺階,為城市綠色循環發展注入新動能。

再生資源化利用項目處理的第100萬噸裝修垃圾
馬橋再生資源化利用項目作為上海市首個采用BOT運作模式的建筑垃圾處理項目,主要服務于上海市閔行區11個街鎮并對轄區內的裝修垃圾及拆房垃圾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也是綠色循環的標桿企業。

馬橋再生資源化利用項目
自2022年2月設備調試期間迎來首車建筑裝修垃圾以來,公司通過持續不斷的精細化管理及自我提升,垃圾日均進場量和處理量不斷創出新高,截至目前單日最高進場量達3531噸,單日最高處理量達2870噸。今年3月份,單月日均進場處理量更是達到并超過了2100噸/天的設計產能。

主要服務于閔行區11個街鎮
馬橋再生資源化利用項目采用國內領先的建筑裝修垃圾處理技術和設備,通過多級破碎、篩分、分選等工序將建筑裝修垃圾加工成再生骨料、再生水泥磚等綠色建材,目前已累計完成處理裝修垃圾約85萬噸,拆房垃圾約15萬噸,產出各類優質再生骨料約72萬噸,再生環保水泥磚約5800萬塊,整體資源化率接近90%。

處理車間一角
其生產的資源化產品廣泛應用于道路建設、市政工程、園林綠化、房屋建筑等領域,真正實現“變廢為寶”,產出的再生骨料也已應用于多個重大工程。特斯拉超級儲能工廠、美的全球創新中心等知名項目,在前期建設過程中分別應用了該項目生產的2萬余噸再生骨料,作為基坑肥槽回填和地面基層材料。

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后可以制成多種建筑材料

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

美的全球創新中心
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據測算,該項目每綜合利用1噸建筑垃圾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0.28噸,按處理量70萬噸/年計算,項目碳減排量達到11.7萬噸/年,同時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項目實施每年可節約堆放用地140畝,大幅減輕城市固廢處理壓力,助力打造無廢城市。

減輕城市固廢處理壓力,助力打造無廢城市
這位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通過提升內部管理舉措,提高資源化利用率,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行業發展做好引領示范作用。通過實現最大程度的資源循環利用,助力碳減排,打造綠色環保的循環經濟體系,樹立綠色循環與生態環保的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