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寧波舉行的全國首個無廢低碳產品認證發布及碳減排量交易發布會上,兩筆無廢低碳產品(再生骨料和再生磚制品)碳減排量交易簽約。

這意味著,今后建筑垃圾回收處理后變成磚和骨料,不僅可以再利用,減排的碳量還能賣錢。“這也是全國首例建筑垃圾資源化且實現碳減排量交易的案例。”北京綠色交易所項目負責人魯亞霜說。
寧波市生態環境局統計數據顯示,城市固廢中近九成為建筑垃圾。寧波每年產生建筑垃圾上億噸。由于市場價值低,產品缺乏多樣性,再生產品市場出路有限,回收企業積極性不高,建筑垃圾資源化率不足10%。“這是全國難題。”寧波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專班負責人唐文彪說,尋求通過更適合的市場機制破題,勢在必行。
此次交易,“賣方”是寧波搭把手生態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買方”是得力集團和中國太保產險寧波分公司。其中,得力集團購入100噸“碳”,用于明年生產“零碳筆”。中國太保產險寧波分公司打算用于碳領域保險產品創新。
“通過碳交易,在再生產品基礎上,企業再添一筆收益,干勁更足了。”搭把手公司負責人陳明介紹,作為回收企業,搭把手公司首先將建筑垃圾處理成再生磚和再生骨料,北京綠交所、中環聯合對這一處理過程進行碳足跡、碳減排量認證。其次,依托寧波產權交易中心的碳普惠交易平臺,把認證來的碳減排量進行市場交易。
按照當日發布的有關再生磚和再生骨料低碳產品認證標準,搭把手公司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再生磚,總計減少固廢10238噸,獲得3678噸可交易的碳減排量,市場價超10萬元。
未來,符合規定的建筑垃圾回收企業,在經第三方機構認證后,可在寧波產權交易中心等平臺上進行碳普惠交易。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推動全國碳市場建設”。“‘全國首例’在寧波落槌,既是基于市場機制通過碳交易健全市場化環境治理體系的創舉,也為其他城市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率提供了新路徑。”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總工彭應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