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今年年初,湖南省出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實施細則,為加快推進建筑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指明了方向。為實現建筑垃圾從“0”到“1”變廢為寶的轉變,長沙縣城市管理局因地制宜,以科技創新為引擎,讓建筑垃圾華麗轉身。
“四化”為抓手 從源頭打開突破點
近年來,長沙縣工程開發建設項目多,建筑垃圾產量大、類型多,實現建筑垃圾的資源再利用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長沙縣城市管理局聯合縣住房城鄉建設、水利、交通等部門,邀請專家團隊多次實地走訪調研,劃分工程建設項目類型,指導并監督項目施工單位進行“源頭分類”,按照數量、處置方式、處置渠道進行分類運輸,即以“四化”(源頭投放精準化、中端運輸專業化、末端處置規范化、垃圾利用無害化)為抓手,率先建設“產業園式”高標準處置基地,摒棄傳統露天“土場子”的處置方式。
長沙縣城市管理局緊緊抓住“兩端”(前端和末端),從建筑垃圾產生源頭入手,前端加大資源節約宣傳力度,逐步提升全社會構建資源節約的觀念;后端將不同材質的建筑垃圾高效收集和分類。對于小區的裝修垃圾,長沙縣城市管理局聯合縣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指導各物業服務企業進行源頭分類,督促各物業服務企業規范設置裝修垃圾投放點,嚴格落實圍擋封閉管理,設置物理分區隔離和投放公示牌并明確管理人員。業主和裝修公司按照“輕重分離”的要求實現分類堆放,區分各類磚瓦混凝土類等密度較大的物質與其他密度較小的物質。
目前,長沙縣城市管理局已在居民小區設置裝修垃圾投放點150余個。“自從有了這個投放點,小區環境更加整潔干凈了。”家住星沙鳳凰城的李奶奶說道。
專業化運送 不產生二次污染
為確保建筑垃圾運送專業化、杜絕二次污染,長沙縣城市管理局組建了建筑垃圾運送“一條龍”服務隊伍,一方面,依次清退依靠燃油運輸建筑垃圾的“黃包車”,將裝修垃圾運輸納入建筑垃圾運輸處置監管。另一方面,通過公開招投標交由具備資質的建筑垃圾運輸企業進行市場化運營,試點采用純電動小型環保車進行裝修垃圾運輸。
“我們為純電動小型環保車發放了運輸線路牌證,在每輛車內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納入智慧渣土管理平臺進行管理,確保運輸車輛都擁有‘身份證’,實現可追蹤、可監管。”長沙縣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此外,在全縣范圍內禁止無資質、無手續的車輛運輸建筑垃圾,嚴厲查處違規使用非專用運輸車輛運輸及隨意傾倒、收納建筑垃圾的行為。目前,已投入建筑垃圾市場運送的純電動小型環保車66臺,改變農用車、拖拉機、三輪車等無序運輸、污染嚴重的亂象,運輸環節實現了科學監管,達到綠色運輸零排放。
資源化利用 智慧化處置垃圾
在長沙縣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特許經營處置基地,建筑垃圾實現了涅槃重生。長沙縣城市管理局盯緊末端處置環節,在全省率先建成“產業園式”高標準處置基地并投入運營,建立了數字化、模塊化協同處置拆除垃圾、工程垃圾、裝修垃圾、道路瀝青垃圾四類建筑垃圾產業園技術體系。通過RTO(蓄熱式熱力焚化爐)系統、多級煙氣凈化系統、脈沖除塵設備、粉塵感應噴淋系統等先進環保配套設施,確保建筑垃圾處置過程“看不到粉塵、聞不到氣味、聽不到噪音”。“建筑垃圾其實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是可轉化利用的寶物。”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建筑垃圾處置過程中,長沙縣城市管理局秉承全利用理念,將裝修垃圾中廢棄混凝土、紅磚等制成水泥混凝土、水穩碎石、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預制構件等,用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將廢棄木材、纖維植物等制成再生RDF(垃圾衍生燃料),作為工業企業替代燃料;將廢棄玻璃、陶瓷等制成再生玻璃陶瓷磚,用于廣場、公園景觀裝飾,實現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理。目前,長沙縣建筑裝修垃圾年處置能力達60萬噸。基地全部建成后,將具備每年處置200萬噸四類建筑垃圾、產出260萬噸各類高品質綠色再生產品的綜合處置能力。
長沙縣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沈建民表示,通過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每年可為全縣節約垃圾填埋場土地約500畝,節約礦山資源開采160萬噸,減少石油瀝青開采約1萬噸,減少碳排放約23.6萬噸,科學破解了“垃圾圍城”對城市環境的污染難題。也是鍛造新質生產力、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重大舉措。下一步,將加速完善建筑垃圾“收、運、處、用”等各個環節,建立智慧化管理平臺,為建筑垃圾科技管理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