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指導和規范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實施,提高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實施的整體性、系統性、科學性和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管理與技術水平,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解決我省礦山生態修復標準不一、質量不高、“為治而治”等問題,由安徽省自然資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報送,安徽省自然資源廳歸口管理,安徽省公益性地質調查管理中心牽頭研編的《礦山生態修復規程》系列地方標準于2024年4月15日通過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發布。
該系列標準于2022年10月被列入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包括《礦山生態修復規程 第1部分:設計與施工》(DB34/T 4756.1-2024)《礦山生態修復規程 第2部分:質量檢驗與評定》DB34/T 4756.2-2024)《礦山生態修復規程 第3部分:工程驗收》(DB34/T 4756.3-2024)三個部分,三部分即相互關聯又各自獨立,其內容涵蓋設計、施工、檢驗、驗收的全過程。分別從地貌重塑、土壤重構、植被重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監測、適應性管理提出了設計與施工要求;從檢驗指標、檢驗方法和檢查數量明確了各項工程質量要求;從驗收組織與程序、工程驗收、移交歸檔等規范了驗收要求。
標準的發布,將進一步規范我省礦山生態修復行為,提升我省礦山生態修復質量,最大限度發揮自然恢復能力,避免過度治理,把消除地質安全隱患,保護生態和生物多樣性貫穿于生態修復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