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建筑垃圾處置由于涉域面積廣、執法人員少、監管對象流動性大,存在監管方式單一、處置效率低下等問題,依靠傳統管理手段難以滿足現代管理需要,政府監管、企業辦事及公眾參與三方均存在突出問題。筆者8月26日從浙江省寧波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該市率先全省上線的“建筑垃圾處置智管服務應用”場景運行一年來,已成功執法辦案5500余件,在線登記出土工程600多處,核準運輸單位180多家、運輸車輛3300,解開三方之憂。
過去,建筑垃圾清運供需失衡且社會滿意度偏低,一度甚至出現監管執法隊伍傾向性廉政風險。寧波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人介紹,政府部門對建筑垃圾處置信息掌握不全,運輸車輛超載超限現象比較普遍,產消調控不夠精準有效,企業和公眾在審批申報時還存在辦事不夠便利、對行業政策信息和市場供需信息不知曉等問題,倒逼建筑垃圾管理加速步入數字化、標準化、法治化的快車道。
著眼健全建筑垃圾處置全過程數據庫,實現工地源頭出土量、運輸車輛行為、消納場所可容量、資源化利用能力的“一網統管”,加大職能部門信息提供、服務跟進時效度,寧波市緊密結合數字化改革,強化多跨智治數字治理,打通數字賦能之路,新推“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程、一艙點到底”管理模式,構建全程監管、實時報警、精準服務、高效執法、智慧決策的建筑垃圾行業審批監管服務執法“一件事”“一張網”應用系統,為城市治理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去年,寧波市“建筑垃圾處置智管服務應用”場景應用列入2021年省建設廳首批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試點項目清單名錄,同時入選《中國城市環衛行業智慧化發展白皮書(2021)》建筑垃圾應用典型案例,并通過浙江省委深改辦《數字化改革》簡報上在全省交流推廣。“運用工地視頻設備、地磅設備、車載全球定位系統,采集車輛牌照、車輛運土量、車輛運行軌跡,智能分析車輛無核準件、工地超許可量、車輛超載、車輛偏離路線、處置場地滿溢,助力建筑垃圾管理更趨規范化、標準化。”該負責人說。
今年7月1日,《寧波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頒布實施,首次以立法形式將寧波市建筑垃圾智慧監管服務信息系統納入法治平臺,對建筑垃圾源頭、運輸、處置管理做出系統詳細規定。寧波市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管理規定(DB3302/T 1130-2022)等配套地方標準應運而生,對監控發現的異常停車、車輛掉線、不按規定線路運輸、進入禁行區、消納場地滿溢等違規行為,系統自動生成和保存超載、超限、未按規定路線行駛、偷倒亂倒等違法違規行為證據鏈,推送給綜合執法、公安交警、交通等行政部門進行聯動執法。
數字化監管為政府監管科學決策提供依據。通過對清運企業數量、運輸車輛數量、在建項目數量、運行消納場地數量、車輛違法信息等數據進行分析,寧波市面向企業開展政策導讀,實時發布政策信息及行業動態,提供建筑垃圾處置核準信息,曝光工地違法、車輛違法、消納場違法信息,公示運輸車輛企業信用等級。“運輸車輛行駛證、登記證、道路運輸許可證、工程項目出土數量、消納場地可受納量等一一在案的信息基礎數據,也減少人工審核資料的時間,提高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效率。”該負責人說。
城市治理領域數字化成果遍地開花,寧波市還乘勢推行渣土碼頭轉運終點支付模式,利用地磅等物聯硬件設施數據賦能,由市屬國有企業統一與建設單位、中轉碼頭、傾倒作業區管理單位簽訂協議,統一收支處置經費,統一合理分配渣土處置數量,推出“買票上船、到岸支付,三單比對、終點支付”模式,一改粗放分散經營為統一有序管理,實現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的有效結合,提高政府對建筑垃圾處置的管控能力。
“打通軟硬件技術壁壘,夯實數字管理基礎,深化數字化改革成果,真正實現了寧波市建筑垃圾監管全過程、全要素、全天候,為全國全省同行業法治化標準化監管提供寧波樣本。”該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