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位于廣東梅州市岐嶺鎮的華潤五華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正式動工,施工現場熱火朝天。梅州市委書記馬正勇,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黨委書記紀友紅等領導嘉賓參加活動。
據悉,華潤五華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規劃投資50億元建設鉬金屬生產提純生產線。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千萬噸高品質骨料、80萬m³新型加氣板材、90萬m³商品混凝土的目標,年產值約30億元,年納稅約3億元,預計可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約300個,力爭打造成為粵東地區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園區。

“十四五”以來,華潤水泥擬建在建建材產業園項目至少達到16個,項目合計總投資額超1000億元,足跡覆蓋廣東、廣西、湖南、重慶、福建、貴州、山東、海南8省/市/區。根據項目內容來看,主要是建設砂石骨料、水泥、混凝土、鈣基新材料等。
華潤水泥紀友紅曾表示,“十四五”期間,為實現“再造一個華潤水泥”的奮斗目標,公司將做強做優做大基礎建材和功能建材業務,穩步發展結構建材業務,孵化培育新材料業務。同時將持續優化產業鏈布局,擴大戰略區域。

在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方面,華潤水泥積極布局骨料業務。據了解,2021年華潤水泥通過附屬公司擁有骨料年產能約1060萬噸,新掌握礦山資源11座,全部建成后,通過附屬公司掌握骨料年產能預計將達8490萬噸,通過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股權權益掌控的應占骨料年產能約1640萬噸。
據悉,華潤水泥于2021年2月競得武宣縣蛤蚧山礦區采礦權。該礦區主要開采建筑石料用灰巖,位于廣西來賓市武宣縣,礦產資源儲量20814.34萬噸,設計生產規模650萬噸/年,出讓年限30.01年。項目投資總額達到了48億元,建設內容包括了水泥項目、碼頭工程、精品機制砂生產線等多個配套項目。

圖片華潤水泥通過附屬公司掌控的骨料產能相關資料

圖片華潤水泥通過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股權權益掌控的骨料產能相關資料
2021年至今,華潤水泥動作頻頻,據不完統計,除了其2021年年報中公布的11座礦山外,2021年6月3日,華潤水泥以1.606億元的價格成功競得廣西省來賓市武宣縣石疊礦區石灰巖礦采礦權,其副礦種為建筑用白云巖。
據悉,該礦區位于廣西省武宣縣桐嶺鎮,礦區面積0.7685平方千米,開采標高333.1米至85米,主礦種為水泥用石灰巖,資源儲量12277.12萬噸,副礦種為建筑用白云巖,資源儲量2137.59萬噸,設計生產規模500萬噸/年,出讓年限29.3年。
2022年1月13日,廣西省貴港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華潤水泥(貴港)有限公司骨料擴能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同意華潤水泥(貴港)按照《報告表》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工藝,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及相關要求進行項目建設。項目擬建地位于廣西貴港市覃塘區石卡鎮定祥山、大嶺鄉龍馬村(現有工程礦區范圍內),擬新增一條年產240萬噸的機制砂生產線,生產原材料為現有工程產出的90萬噸/a碎石及采礦產生的高鎂廢石,同時保留現有工程年產60萬噸機制砂生產線,完成擴建后,實現年產機制砂300萬噸。項目總投資14350萬元,環保投資約為285萬元,約占項目總投資的1.986%。
2022年1月18日,華潤水泥與武夷集團共同合作開采經營的建陽區麻沙機制砂項目舉行投產(試運行)儀式。據悉,項目位于建陽區麻沙鎮新溪村,由南平武夷集團與華潤水泥合作開采,總投資約2.6億元,一期采礦區面積135畝,儲量595.25萬立方米,年產碎石、機制砂合計150萬噸。該項目是南平市第一座按照綠色礦山標準執行設計建設的機制砂生產項目。
2022年2月18日,華潤水泥貴港公司以685萬元競得廣西貴港市首場砂石土類“凈采礦權”。此次出讓采礦權為貴港市港南區新塘鎮華龍礦區水泥用黏土礦,主要開采礦種為水泥配料用黏土和砂巖礦,可利用資源量為523.5萬噸。
2022年5月18日,武平華潤機制砂生產項目已基本完成制砂樓站的主機設備安裝工作,預計很快進入設備調試階段。該項目位于福建省武平縣,由華潤水泥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3億元,利用當地花崗巖資源生產高品質混凝土用機制砂,年設計產能為200萬噸,以“水泥基地+攪拌站+混凝土骨料”發展模式,不斷助推當地并輻射帶動閩粵贛邊社會經濟發展。
據了解,華潤水泥還接連在湖南投資了300億元,生產高端高品質砂石骨料及高附加值產品等,打造基礎產品生產、下游產業銜接、中高端產品引領的碳酸鈣全產業鏈。
華潤水泥還大力進軍特種水泥行業。去年10月,華潤水泥與德慶縣盈啟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在深圳舉行增資協議簽約儀式。華潤水泥表示,此次簽約是公司落實“十四五”戰略發展規劃的具體行動之一,是推進產業聯動、拓展業務范圍、完善戰略布局的重要節點。
華潤水泥的砂石業務拓展較晚,正在加速發展砂石骨料的腳步。華潤水泥肩負央企的社會責任,目前,華潤水泥加快推進砂石骨料的布局,全力打造砂石骨料、水泥、混凝土等一體化產業鏈,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