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擴張和舊城更新的快速推進,建筑垃圾大量產生。當前長沙市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現狀是什么?近期有何規劃?
長沙市城鄉規劃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日前審議通過《長沙市建筑垃圾治理專項規劃(2020-2035)》(以下簡稱專項規劃)。根據規劃,長沙近期規劃目標為建筑垃圾專業化清運率達到9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規劃建設17處建筑垃圾處置場。12月9日,全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現場推進會在長沙舉行,與會者集中參觀了位于岳麓區的云中科技油松基地。

12月9日,全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現場推進會在長沙舉行,與會者集中參觀了位于岳麓區的云中科技油松基地。
四類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率已達40%
據悉,專項規劃主要考慮工程泥漿、工程垃圾(包含道路垃圾)、拆除垃圾、裝修垃圾四類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消納規劃。近年來,長沙市每年產生的四類建筑垃圾量均在1000萬噸以上。僅2019年,產生的裝修垃圾就達350萬噸,拆除垃圾400萬噸,工程垃圾420萬噸,工程泥漿(盾構土)200萬噸。
目前,我國對上述四類建筑垃圾的處置方式基本處于初級階段。經初步統計,長沙市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率達到40%左右。此次專項規劃范圍為芙蓉區、天心區、雨花區、開福區、岳麓區、望城區和長沙縣行政區范圍。
根據規劃,長沙近期規劃目標為建筑垃圾專業化清運率達到9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納入特許經營范圍內的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85%。遠期建筑垃圾專業化清運率達到95%,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95%。
規劃17處建筑垃圾處置場
專項規劃中,結合渣土消納場或盾構土處置場,近期綜合布置建筑垃圾處置場1處,單獨設置建筑垃圾處置場16處,單個建筑垃圾處置場設計處理能力不小于50萬噸/年,占地面積建議不小于60畝,規劃利用率達到95%,合計設計處理能力1650萬噸/年,折算體積約1138萬立方米/年。
遠期按照長沙市已出臺的特許經營工作方案和各區縣制定的特許經營實施方案,綜合考慮區域平衡、空間規劃、市場情況、運輸成本、企業經營等因素,以集中收集、節約土地、降低成本、發揮效益為原則,全市六區一縣共發放6張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特許經營牌照,芙蓉區不設建筑垃圾處置基地,其產生的建筑垃圾就近運往長沙縣處置。在明確一個區縣一張特許經營牌照的基礎上,為使規劃更加科學合理,鼓勵采用"一張牌照多個基地"的模式,多基地模式應優先考慮近期已納入本專項規劃的處置基地。
規劃6處盾構土處置場
除芙蓉區因用地條件受限而不設盾構土處置場外,按照每個區縣規劃一處的原則,共規劃6處盾構土處置場,無害化處置率100%,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每座盾構土處置場設計處理能力不小于40萬立方米/年,占地面積建議不小于50畝,6處盾構土處置場合計設計處理能力為380萬立方米/年。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專項規劃積極貫徹落實"四精五有"發展理念,為實現垃圾分類與處置,促進長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規劃保障。通過一批建筑垃圾處置設施的規劃落地與投產,將極大減少建筑垃圾對環境的破壞與污染,減少對山體和河道的開挖,改善城鄉環境品質,實現建材資源的循環利用,助推長沙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