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車“滴灑漏”和建筑垃圾隨意傾倒是城市治理的兩大“頑疾”,不僅嚴重影響市容市貌,還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連日來,在市渣土辦的牽頭下,寧德市城管、交警、交通運輸、自然資源等部門聯合開展中心城區建筑垃圾專項整治聯合執法行動,重點查處發生在建設工地、道路運輸途中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近年來,寧德市中心城區建設快速發展,建設項目逐年增多,隨之產生的建筑垃圾總量呈現快速上升趨勢,存在建筑垃圾源頭管控不到位、運輸管理不規范等突出問題,嚴重影響市容市貌。
8月14日,記者隨同此次聯合執法組路面巡查二組,來到位于東僑開發區的寧德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擴建項目工地。只見工地未按規定設置沖洗平臺,進出的多輛渣土車未安裝密閉裝置,導致道路塵土飛揚、渣土堆積。執法人員當即要求工地負責人嚴格監督渣土車輛按規定安裝密閉裝置,采取有效降塵措施,保持工地現場及周邊路段的環境衛生整潔。

聯合執法組正在查處一輛未安裝密閉裝置的渣土車輛
在位于蕉城區漳灣鎮的福建省廣播電視傳輸發射中心901臺搬遷建設項目現場,一輛未安裝密閉裝置的渣土車被執法人員逮了個正著。在查驗了渣土車司機的行駛證、駕駛證后,執法人員要求其在7日內將車輛密閉到位。隨后,該司機簽下承諾書并答應及時為車輛安裝密閉裝置。
據市城市管理局東僑支隊副支隊長王小武介紹,根據今年4月發布的《寧德市中心城區渣土車輛加裝密閉裝置技術規范(試行)》,渣土運輸車輛必須在車廂頂部安裝使用電動推拉式軟性篷布覆蓋密閉裝置,實行全封閉運輸,防止車輛行駛過程中“滴灑漏”、揚塵。
目前,寧德市中心城區建筑垃圾管理問題主要集中在新建項目眾多的東僑開發區。8月3日至18日,東僑已完成轄區27個在建工地的摸底排查工作,查處渣土運輸車輛13輛,依法暫扣車輛行駛證13本,約談渣土運輸車隊3家。
規范城市建筑垃圾處置運輸行為,關鍵在于抓好“兩點一線”的治理,即施工工地、道路運輸、消納場。多年來,寧德市中心城區缺乏建筑垃圾受納場、消納場,導致建筑垃圾無序傾倒,極大影響市容市貌。不過,隨著寧德市中心城區建筑垃圾處置中心于上月通過驗收并投入使用,這種狀況正得到改善。
采訪期間,本報記者首度探訪了寧德市中心城區建筑垃圾處置中心,只見偌大的受納場區域已經堆放了一些從中心城區運進的建筑垃圾。據項目投資經營企業負責人孫先生介紹,該建筑垃圾處置中心占地150多畝,其中50多畝為建筑垃圾受納場,主要堆放工程渣土、拆除垃圾、工程垃圾、裝修垃圾等建筑垃圾;其余土地為消納場建設用地,未來可用于分類分揀、分解處理、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目前仍在審批中。
市渣土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寧德市相關部門將強化建筑垃圾運輸行業管理工作,加大聯合執法檢查力度,全方位開展監督管理工作,加大對施工工地在渣土運輸方面的宣傳和處罰力度,從源頭上杜絕“帶泥上路”和揚塵的發生。同時積極探索科學管理機制,建立中心城區建筑垃圾管理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