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海集團3.7億收購正和船企
規劃建設年產2000萬噸混合機制砂項目,預計年產值15億元以上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定海冊子的原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這片沉寂了4年多的廠區又顯活力,各項改造建設工程全面鋪開。
2個大車間里,工人們正在挖地下廊道,多條生產線初具雛形;海岸線邊,原來的舾裝碼頭正在被改建成5萬噸級的散貨碼頭;室外堆場上的雜物正在清理,一車一車往外運……“現在每天進場施工的有300多名工人,工程改造項目分幾個板塊齊頭并進,力爭今年7月底正式建成投產。 ”舟山和海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質量安全部經理陳維平帶著記者邊走邊介紹,今年2月17日改造工程復工復產后,公司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加班加點趕工期,確保工程項目能夠如期投產。“未來,這里將崛起長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臨港混合機制砂加工制造基地。”陳維平說。
據舟山和海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偉介紹,和海建材科技是和海集團控股子公司,去年8月底,以3.7億元的價格拍得正和造船有限公司的資產。根據規劃,未來和海建材將有效利用原來的碼頭、岸線、海域使用權、船臺以及廠房和辦公樓,改造建設年產2000萬噸混合機制砂加工生產項目。
“預計項目計劃總投資6億元,在對原船廠改造的基礎上,新建一座5萬噸級散貨碼頭,并升級改造圍堤護岸,申請調整將進港航道升至5萬噸級。”據鄭偉介紹,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混合機制砂2000萬噸,年銷售額15~20億元,平均畝產500萬元以上。
正和船廠曾是我市的“明星”船企,2015年因資金不足陷入困境,定海區人民法院于2015年6月30日裁定受理了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的重整申請。在歷經了4年多的破產重整后,和海集團收購并立即進入項目改造,選擇了混合機制砂項目,向環保建材進軍。
“選擇混合機制砂項目,一方面是看好市場前景,機制砂相比目前的天然砂成本要低;另一方面則是根據環保要求。”據鄭偉介紹,當前海沙、河沙開采已受限,建筑市場對混合砂的需求缺口增加。根據市場需求,公司將以機制砂、天然砂為原料,配套生產線兩條,引進西北污水處理廠中水循環利用供生產用水,可日產混合機制砂6萬噸。
“我們正在與浙江大學等高校合作,在技術上尋求突破。企業將致力向節能型、技術型、高附加值型轉變,成為行業標準制定者。”據鄭偉透露,項目正式投運后,公司將依托港區碼頭,探索發展混合砂、礦石貿易、交易及金融物流等服務功能,提升港口發展含金量,進一步帶動舟山港大宗散貨的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