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畢業后,蔡偉龍從福州來到廈門,一待便是15年。這15年時間,蔡偉龍早就深深地愛上了這座城市,并在這里成家立業。15年來,他從一位朝氣蓬勃的青年,成長為國內環保除塵濾料行業的開拓者和領路人,他心里始終有一個夢想:用自己的技術創新,讓祖國的天更藍、水更清。

蔡偉龍在德國參加世界過濾展
選擇從零開始 在危機中“逆襲”
剛畢業時,蔡偉龍進入一家傳統化工企業,從建廠、調試設備到生產管理、工藝改進、產品研發,蔡偉龍參與了企業初期成長的全過程。三年時間過去,蔡偉龍漸漸成為企業的骨干力量,但他總覺得,這并不是自己想走的路。
“我所學的專業是高分子材料,我癡迷于技術創新,喜歡待在實驗室里的感覺。”蔡偉龍說,自己還是想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2007年,機會來了,他接觸到了廈門三維絲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并與時任股東一拍即合,受邀負責籌建企業的技術研發中心。如今的廈門三維絲已是一家集高性能高溫除塵濾料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火炬高新技術上市企業,但那時候,企業在技術研發上幾乎是“從零開始”。
技術研發中心最初的成員僅有蔡偉龍一人,由于這個行業交叉了多個學科,需要同時掌握高分子材料、化學纖維,并涉及電力、水泥、鋼鐵等不同材料具體的應用技術,幾乎沒有教科書可以參考,蔡偉龍只得一心鉆在實驗室里反復試驗。
當時因為國內原材料缺乏、研發能力薄弱,袋式除塵器的核心材料幾乎全靠進口。在這一情況下,應用于火電廠的濾袋每平方米的價格達到300元至400元,而對過濾性能要求更高一些的垃圾焚燒廠、水泥廠的濾袋每平方米的價格更是高達500元左右。
研發新材料,需要無數次的試驗,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2008年,蔡偉龍遭遇危機時刻,他們研發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破損率高的情況,被客戶懷疑產品作假,并一度停止合作,這也讓公司面臨生死攸關的時刻。
為了查找原因、解決問題,蔡偉龍在一年時間里出差100多天,去山西的工廠實地考察,工廠里灰塵極大,還帶有腐蝕性氣體,但蔡偉龍往往一待便是一個星期,其余時間便在實驗室里反復鉆研。這段經歷給蔡偉龍留下了一些后遺癥,他患上了鼻炎。不過,這場危機最終轉變成公司的契機,蔡偉龍研發出了適用燃煤電廠復雜工況下的專用濾料,同期在水泥行業取得重大突破,研發出了應用于水泥廠的明星產品——窯之星。這款產品不僅打破了原材料來自奧地利的全球唯一供應商的壟斷局面,而且使材料成本下降超過一半,掀起了除塵濾料行業的新浪潮。
給力人才政策為企業注入“安心針”
截至目前,蔡偉龍的項目成果全部實現產業化,在他的帶動下,三維絲已成為國內高溫濾料行業第一民族品牌,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和產品標準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隨著公司規模日益擴大,蔡偉龍意識到,靠自己單打獨斗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更多的人才組成團隊。“加強人才的引進、培養,是企業長遠發展的硬道理。要保持企業的持續創新與競爭能力,人才是關鍵。”蔡偉龍表示,企業的人才問題得到了廈門市人社局的高度重視,2015年,經市人社局推薦,三維絲通過層層選拔、嚴格評審,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在一些經濟實力較強、技術水平先進、科研條件較好的企業或事業單位設立的,與設立博士后流動站的高校或科研機構聯合招收和培養博士后研究人員的國家級博士后工作平臺。蔡偉龍表示,通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維絲引進高水平科技人才,推進高層次人才科研成果的應用和產業化;同時促進優勢資源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究力量的有機融合,使科學研究與經濟發展、產業升級更好結合。如今,三維絲已成為當前國際上唯一從袋濾新材料到袋式除塵技術應用全產業鏈的技術研究機構。
2014年,市委組織部將蔡偉龍評選為我市第二批青年創新創業人才,這給了蔡偉龍更大的自信。他陸續取得一系列榮譽,并被中組部和人社部評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2019年,他還被評為廈門市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作為公司研發團隊的“靈魂人物”,如今的蔡偉龍最常做的事,還是在實驗室里。他告訴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為我國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我們公司將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作為,堅持不懈,希望祖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名片】
蔡偉龍,1977年9月出生,化學工程博士,今年剛剛通過綠色通道——福建省特殊人才政策評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之前已獲得多項榮譽稱號:福建特殊支持“雙百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福建省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環境保護產業專家庫專家、福建省評標專家庫專家、廈門市拔尖人才、廈門市青年創新創業人才、華僑大學實踐碩士生導師、廈門理工學院客座教授;先后主持了國家、省、市級數十項科研項目,其中2項入選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4項被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2項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4項入選“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累計申請專利108項,已獲授權專利71項,其中,美國發明專利1項,國內發明專利22項(其中第一發明人19項);多項成果通過技術鑒定,其中1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4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3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主持和參與25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其中作為標準第一起草人主持起草了15項行業標準;先后榮獲中國專利獎、國家環保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中國紡織青年科技獎、香港桑麻基金紡織科技獎、福建省科技進步獎、福建省專利獎、廈門市科技進步獎、廈門市專利獎等20多項殊榮。
2007年11月,蔡偉龍入職廈門三維絲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擔任技術中心主任、技術副總監、技術總監、技術研究院院長、濾料事業部總經理等職;此外,擔任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專家庫技術專家、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產業用紡織品分技術委員會委員、機械工業環境保護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大氣凈化設備分技術委員會委員、電力行業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兩年來兩次評審
我市50名特殊人才獲得高級職稱
2017年11月起,我省啟動了特殊人才高級職稱評審工作。2017年至2019年,經過兩次評審,我市目前已有50名特殊人才獲得高級職稱,蔡偉龍就是其中之一。
特殊人才高級職稱評審的對象包括獲得國家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前3)、中國發明專利金獎(發明人排名前2)、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千人計劃”和“萬人計劃”人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福建省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不具備相應系列(專業)職稱申報評審的學歷、資歷要求,但在專業技術工作方面具有特殊才能、取得突出業績、做出重大貢獻的特殊人才;比照國內同等資歷人員首次申報相應級別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因申報時間等因素與各系列(專業)年度評審銜接不上,不能及時參加相應系列(專業)主管部門組織評審的海外留學回國來閩工作的高層次人才等。
這項工作讓一些無法參加相應職稱評審的特殊人才有了評高級職稱的機會,充分發揮職稱評價“指揮棒”作用,重點評價專業技術人才的實際工作成效和實際貢獻,最大限度釋放和激發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
此外,我省還出臺《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科技人員職稱評價改革的若干意見》,通過完善職稱評審分類評價標準、樹立重科技成果轉化的職稱評審導向、樹立重科技創新的職稱評審導向、樹立重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職稱評審導向、鼓勵科技人員參與制定標準、鼓勵科技人員發表精品論文、高層次人才可直接認定正高職稱資格、支持博士后申報職稱、支持流動科技人員申報職稱、調整企業科技人員直接申報評審條件、打通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與技能人才職業資格通道、進一步向科研創新單位下放職稱評審權擴大用人單位職稱評價自主權等舉措,進一步深化我省科技人員職稱評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