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前端把垃圾分類后,垃圾將運去哪兒?
答案是垃圾二次轉運站,該站將進行二次智能分揀。
昨日,記者從重慶環衛集團了解到,走馬垃圾二次轉運站已經投用,最快今年底可實現對其它垃圾和易腐垃圾二次分揀。

建三座大型垃圾二次轉運站
據重慶環衛集團介紹,走馬垃圾二次轉運站在6月27日正式投用,這也是重慶市3座大型垃圾二次轉運站之一。這3座大型垃圾二次轉運站包括走馬、界石、夏家壩3座。全部建成投用之后,總轉運規模可達9600噸/日。
走馬垃圾二次轉運站位于九龍坡區走馬鎮燈塔村水頭灣,占地面積128畝,是主城區跨區域大型智慧化垃圾分類物流基地,將從九龍坡區、大渡口區、沙坪壩區和渝中區轉運過來的垃圾壓縮后,運往垃圾焚燒站。
走馬垃圾二次轉運站設計轉運規模3500噸/日,其中,生活垃圾轉運能力為3000噸/日,餐廚垃圾為500噸/日。轉運車輛采用全密封液壓式垃圾半掛牽引車,單車可轉運40余噸垃圾,是過去單車轉運力的2.5倍。
可自動拆解沙發等大件垃圾
走馬站是多功能垃圾分類轉運站,能分類轉運多種垃圾,“這里可實現生活垃圾、廚余垃圾、餐廚垃圾一體化轉運。傳統垃圾中轉站只能分開處理生活垃圾、廚余垃圾、餐廚垃圾,三套系統,各自運轉,占地面積大、運行成本高。”市環衛集團介紹,該轉運站實現了生活垃圾、廚余垃圾、餐廚垃圾處理系統三合一,根據三類垃圾收運時間不同,實現同一工位錯峰壓縮處理作業,大幅提高垃圾分類運輸效率。
此外,沙發、家具、床墊等大件垃圾占用空間大、收運困難,人工拆解耗時費力。走馬站裝備全自動大件垃圾破碎篩分系統,破碎出的布料海綿作為生活垃圾運輸,分解出的鋼絲等金屬回收利用。
全自動分類分選金屬、塑料、磚石等垃圾
走馬站裝備生活垃圾智能多級精分選系統,最快將在年底投用。通過篩分、破碎、磁選、風選等一系列程序,全自動分類分選金屬、塑料、磚石、易腐垃圾等各類垃圾。
進站垃圾經二次分選后,再分類運輸至垃圾焚燒廠、洛磧餐廚垃圾處理廠、洛磧廚余垃圾處理廠、洛磧廢舊塑料處理廠等分類處理。
卸料處自動門只在車輛卸料時才能打開
記者在現場看到,走馬站采用立體綠化,種植了黃葛樹、楊樹、桂花、斑竹、垂柳、沐春菊等喬木和灌木類植物。
此外,走馬站還裝備有現代化全自動抽送風系統和消殺除臭系統,實現垃圾作業全程全密閉零污染。
在卸料大廳進出門處設有風幕,確保臭氣不外泄;在卸料工位處設有自動門,只有在車輛卸料狀態下才能打開,保證臭氣不擴散;在卸料工位上方設有負壓抽風裝置,保證卸料產生的臭氣被收集、凈化、達標處理后排放,同時配置了風炮,可以降塵。
噴霧除臭系統,則可自動噴灑植物萃取液除臭,實現了生產作業異味有效控制;在垃圾箱機箱分離上方,也設有負壓抽風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