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的垃圾產出量呈爆發式增長。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陸地還是海洋,垃圾成為一道難過的“坎”。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從治理和循環利用兩個維度入手,逐步化解垃圾難題。
建筑垃圾是眾多城市共同的痛點。談及該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僑聯常委、浙江省僑聯副主席陳乃科說,“中國的建筑垃圾數量龐大,加劇了國家廢物管理和環境污染管控的難度。這些垃圾主要以堆放、填埋的方式處置,部分城市外運戰線很長,垃圾產生量與土場接納能力之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僑聯常委、浙江省僑聯副主席陳乃科
陳乃科認為,相比于簡單的堆放填埋,采用技術手段對建筑垃圾產業化處置后實現循環利用,不失為緩解矛盾的好方法。
據悉,當前中國建筑垃圾資源化再利用率僅為5%。為加快構建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體系,陳乃科建議,建立建筑垃圾資源數據庫并無縫對接“城市智慧大腦”,精確預測統計各區域內建筑垃圾產生量,通過平臺實現綜合利用分類信息發布、供需對接、全面管控。鼓勵、依托龍頭骨干企業延伸產業鏈,統籌經營建筑垃圾拆除、收集、運輸、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各環節。
與城市不同,農村垃圾的主要來源是生活垃圾。“‘二次四分法’分類到位,減少垃圾填埋量;變廢為寶,循環利用資源化;擴點成面,工作推進全域化……”全國人大代表,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季強以浙江金華為例,道出了當地生活垃圾治理的妙招。
他介紹,目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已成為浙江省金華市的一項品牌工作,覆蓋該市100%的鄉鎮和98.1%的行政村、95.59%的自然村。“我希望能把浙江省金華市的做法推廣出去,幫助更多地區解決垃圾難題,建設美麗鄉村。”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大力發展藍色經濟,保護海洋環境,建設海洋強國。
除了城市、農村垃圾,海洋垃圾污染的日趨嚴重亦受到全國人大代表關注。陳乃科建議,盡快制訂并出臺《海洋垃圾防治管理條例》,明確海洋垃圾管理的責任單位,建立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協調機制。同時,建立海洋垃圾數據庫,為開展海洋垃圾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礎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加大技術投入,研發海洋垃圾收集、處置專業技術設備,支持海洋垃圾回收資源化技術篩選,利用化工技術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