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合肥市人大獲悉,《合肥市綠色建筑發展條例》正式頒布,將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稐l例》的出臺和實施,是合肥推進新型城市化進程中的一件大事。
新建民用建筑需達一星以上標準

《條例》中,綠色建筑被定義為"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符合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減少污染、保護環境要求,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民用建筑。"按照國家規定,綠色建筑按技術應用水平,由低到高劃分為一星、二星、三星3個等級。
據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家偉介紹,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能夠有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達到節能減排、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改善人居環境等目的,推動美好合肥建設,實現綠色發展。
近年來,合肥市陸續出臺了近10件推動和保障綠色建筑發展的規范性文件,有效地促進了該市建筑節能管理和綠色建筑發展工作。截止目前,該市累計建成節能建筑1.2億平方米、綠色建筑2000多萬平方米。
綠色建筑不僅僅是節能
《條例》從綠色建筑的規劃與建設、運營與改造、技術與應用、引導與激勵、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規定。

《條例》中的民生亮點:
確立了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制度。也就是說,今后,該市新建民用建筑將全面按一星級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
建立了分類遞進與分區遞進相結合的綠色建筑實施機制。如新建民用建筑(農民自建住宅除外)應當按照一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規劃建設,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機構辦公建筑以及政府投資的其他公共建筑應當按照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規劃建設。這些都是從法律的層面明確了必須執行的剛性約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條例》規定了一批扶持綠色建筑發展的激勵政策?!稐l例》將綠色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支持綠色建筑產業,健全服務體系,制定鼓勵政策,加強督查考核。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主體作用,引導市場主體踐行生態環保、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加強新材料、新工藝等創新步伐,切實提高應用水平。
建立了既有建筑能耗監管與改造制度?!稐l例》以專章的形式明確了建設單位的法律責任,要求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違反相關規定的市場主體予以處罰。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切實做到依法辦事、秉公執法,同時鼓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綠色建筑相關活動,監督違法行為,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綠色建筑不僅指建筑過程

建筑業是合肥支柱產業之一,今年上半年,該市建筑業完成總產值1741.2億元,產業規模占安徽省"半壁江山",同比增長10.7%。在歐美國家紛紛將綠色建筑作為新一輪科技創新主要方向的大背景下,該市充分吸收當前在綠色建筑工作實踐中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征求了部分市人大代表、市、縣(市)區有關部門、街道社區、房產開發企業的意見,將綠色建筑的創新實踐成果上升為地方性法規,為該市的綠色建筑發展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制保障。
"高品質的建筑也會帶動建材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據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家偉介紹,綠色建筑不僅指建筑過程,還強調建筑"全壽命周期"內的管理、運營,這之中還會延伸出許多新型的服務業,其產業鏈也會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