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共同參與研究的兩個國家863計劃項目“燃煤煙氣循環流化床脫硫脫汞一體化及多污染物協同凈化技術研究與示范”、“燃煤電站PM2.5新型濕式電除塵技術與裝備”近日通過科技部驗收,并獲得自主知識產權。
其中,燃煤煙氣循環流化床脫硫脫汞一體化及多污染物協同凈化控制系統在國內率先突破燃煤電站煙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協同脫除工業化技術難題,具有節能減排、投資成本低、運行維護費用少、占地面積小等優勢,為火電機組多組份污染物的脫除提供了性價比更高的技術設備。實現了優于國家燃氣排放標準的超低排放要求,單臺300MW等級機組每年可減少排放氮氧化物570.5噸、二氧化硫8357.7噸、粉塵34200.9噸、汞及其化合物0.1125噸,節約二氧化硫排污費1002.92萬元、氮氧化物排污費68.46萬元。
燃煤電站PM2.5新型濕式電除塵器可高效捕集PM2.5細微顆粒物,并協同脫除三氧化硫、重金屬汞等多污染物,實現燃煤電廠煙氣超潔凈排放終端把關,對我國治理霧霾改善大氣質量以及燃煤電廠超潔凈排放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該成果填補了國內燃煤電廠用金屬極板濕式電除塵技術和產品的空白,打破了國外公司的技術壟斷,經國家工信部組織專家鑒定為“國內首創,總體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國際領先”。本課題成果已簽約75臺并全部投入應用,每年可在前道工序脫除粉塵238萬噸的基礎上,再減少細顆粒物排放超過6600噸,經測試全部實現超低排放,并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利稅4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