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業18項標準發布,包頭市稀土產業轉型升級投資基金成立……近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國際)論壇,可謂重磅消息不斷。
近年來,針對稀土行業企業多小散、產能過剩嚴重等問題,國家出臺多項措施加快稀土產業轉型升級,稀土產業發展環境有所向好,產業布局更趨合理。不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會長干勇認為,國內新材料產業必須與國際對標。他說,中國的材料優勢資源里,稀土首屈一指,但其高端產品比例偏低,因此必須建立完整的中國新材料標準體系,融入國際的高端體系。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成立的包頭市稀土產業轉型升級投資基金,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家設立的專門扶持稀土產業的發展基金,對于加快推動我國稀土產業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18項標準的發布則有利于加快行業科技創新、搶奪國際話語權。
六大舉措補短板
多年來,稀土產業的發展一直飽受詬病。很早之前我國的稀土從業人員就意識到,稀土產業已經不能按照原來的老路子走,必須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為此,2011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5年來,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齊心協力,認真完善稀土行業管理體系,不斷開展技術創新,組建稀土大集團,稀土行業發展逐漸邁入新階段。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周長益介紹,目前中國北方稀土等五大稀土集團已經通過了組建工作驗收,中國五礦稀土整合工作仍在積極推進中。六大稀土集團已經整合了全國23家稀土礦山中的22家及59家冶煉分離企業中的54家。在有關地方的支持下,另有40家稀土冶煉企業拆除或關閉。化解過剩產能10萬噸,基本上扭轉了小、散、亂的局面,產業布局更趨合理。
在有關部門連續5年的大力治理下,嚴重影響稀土行業健康發展的非法黑稀土也已得到遏制。周長益介紹,5年來,我國共查處相關案件113起,搗毀非法采礦點14個,關閉企業28家。查扣非法稀土礦產品3.6萬噸,罰款2.3億元。同時,內蒙古白云鄂博、江西贛州市、四川涼山等重點礦區還建成開采監管系統。工信部牽頭建設的稀土產品追溯體系也已啟動運行,可實現從稀土開采、冶煉分離到流通、出口等全過程的產品追溯。
不僅如此,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內蒙古包頭等一批重點資源地也積極實施轉型升級。2015年,工信部、財政部將包頭市列為國家稀土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城市,已安排6億元資金支持包頭稀土高端材料和器件產業發展。與2014年相比,目前包頭市稀土產業結構明顯改變。稀土磁性材料產量增加1.2倍,稀土合金材料產量增加2.3倍,催化材料產量增長23%,專利數量增加1.2倍,一批質量高的項目對接國際稀土市場,填補了稀土產業空白。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周長益也坦言,制約稀土產業發展的一些問題依舊存在。如清潔生產水平還不能滿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稀土非法開采違規生產時有發生,稀土高端材料應用發展緩慢等。
針對以上問題,周長益表示,工信部將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等有關部門重點推進六大舉措。一是進一步強化資源和生態保護,加強監控,合理調控稀土開采生產總量,建立綠色開發機制;二是支持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瞄準“中國制造2025”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需求,建設稀土創新中心服務平臺;三是推動集約化和高端化發展,發揮六大稀土集團作用,實現集約化生產,促進稀土材料高質利用;四是加快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構建循環經濟,提高企業環保水平和資源綜合利用率,建設數字化礦山和智能工廠;五是推動利用境外資源,加強稀土國際合作;六是打造新價值鏈,發展精深加工,擴大稀土在節能、環保和家電等下游領域的應用。
全方位推進產業邁向中高端
當前,稀土產業發展中新一輪的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隨著傳統技術的革新,新技術不斷涌現,實施技術標準化、搶占話語權成為稀土行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在此次論壇上,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主任王瑞軍發布并宣讀了稀土行業18項標準,其中包括5項國家標準、3項行業標準、10項企業標準,涵蓋了技術標準、產品標準、工藝、檢測實驗方法等方面。
王瑞軍表示,技術標準是科技成果的載體和延伸,標準化水平不僅是衡量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我們相信,稀土領域一系列技術標準的研發運用,將有利于保障稀土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在‘十三五’期間邁上一個新臺階。”
為了進一步推動稀土產業轉型升級,此次論壇上,作為國家稀土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城市的包頭市政府,與浙商銀行共同成立“包頭市稀土產業轉型升級投資基金”。該基金募集基金總規模為66.6億元,計劃全部用于稀土產業轉型升級相關項目。這對于加快推動我國稀土產業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面對未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巡視員、國家稀土辦主任賈銀松表示,“十三五”期間,稀土發展將迎來更多機遇和挑戰。一方面,可持續發展和制造強國戰略為稀土行業發展創造了新空間,注入新動力。《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十大重點領域,稀土作為關鍵支撐材料,未來需求將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我國調整稀土出口管理政策,取消出口配額和降低出口關稅,實施嚴格的環保要求,也給行業帶來了新的挑戰。
對此,賈銀松認為,“十三五”期間,我國稀土行業應緊緊抓住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這一主線明確主要任務。要以《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中高端需求為導向,攻堅克難,不斷挖掘稀土產品新功能,研發稀土功能新材料,以滿足綠色化、智能化制造等中高端需求。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稀土行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邁上產業中高端的關鍵時期。”周長益表示,面對新時期、新形勢,稀土行業要深入貫徹新的發展理念。要緊密圍繞“中國制造2025”戰略需要,大力推進資源規范開發和產業集聚發展,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提升企業裝備和智能化水平。要提高稀土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擴大稀土高端運用領域,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特殊行業需求,使稀土價值進一步得到發揮。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圍繞《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明確稀土運用發展方向,加大對稀土高值利用專項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快稀土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行業運行監管,推進稀土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實現稀土全產業鏈多維度監管。同時,加緊推進《稀有金屬管理條例》立法工作,并爭取年內出臺;修訂發布《稀土生產總量控制計劃管理辦法》,強化計劃執行事中、事后監管和剛性約束措施;出臺《稀土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為稀土行業發展提供政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