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西公司自2014年開始,聯合武漢工程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共同研究開發《0.5mm以下中低品位磷礦選礦技術》。在項目實驗室結果較為理想的基礎上,武工大項目部、丁西公司于2015年年底開展了工藝設計、項目設備安裝、管道等硬件設施安裝工作。
2016年8月21日,武漢工程大學肖文丁教授帶領項目技術員到選礦廠進行了跳汰選礦的控制系統的安裝及調試,并進行了投料實驗,實驗入選原礦品級22.8%,細度0.5mm,通過跳汰分選出2個品級的磷精礦經化驗,品級為29%和29.4%,實驗獲得成功。

宜昌各磷礦重介質選對磷礦最佳分選粒度大多為5mm-20mm,而對細粒級0.5mm以下的磷礦分選效果較差,導致大量礦石資源無法回收利用,只能以低廉價格出售。為充分利用資源,提高磷精礦回收率,股份公司項目開發辦與丁西公司聯合武漢工程大學共同開展-0.5mm中低品位磷礦跳汰分選實驗。
跳汰選礦實驗采用新型楊氏跳汰工藝,該工藝與重介質選礦對比有以下優點:解決重介質旋流器工藝要求高、影響選礦因素多的問題;分選精度更高,微細粒礦石即對礦石進行單體解離,實現了磷礦石更有效精準的分選;工藝更加環保,選礦無需添加任何化學藥劑或介質。利用脈沖水流來產生跳汰分選工藝,實現了選礦的無污染的可持續發展;設備成本更低,工藝設備簡單,能源消耗少,分選成本低。此工藝的廣泛推廣,將為我國礦物加工工藝注入新的血液,為資源高效利用,環境保護做出巨大貢獻。
后期中試過程中,我們將從入選原礦的不同細度、品級,精礦與尾礦的產出率、品級的優化率,單位時間的生產效率等方面進一步研究,力爭把楊氏跳汰技術對細顆粒礦石分選的可能變成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