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征遷安置工作的全面啟動,總投資100億元的貴池區神山骨料項目已進入實質階段,礦區群眾的搬遷將與地方扶貧、美麗鄉村建設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相結合,確保搬遷群眾居住環境和人均收入的雙提升。
貴池區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等非金屬礦儲量大、品質優,均具備較高的開采價值。2009年,坐落于牌樓鎮神山村、青山村和濟公村的神山水泥用灰巖礦被列為安徽省地勘基金項目,經地質勘查,礦區查明資源總儲量為19.08億噸,其中水泥用灰巖礦18.16億噸、普通建筑石料灰巖0.92億噸,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水泥用灰巖礦。
據了解,神山骨料項目具體包括礦產品開采加工區、物流廊道和運輸碼頭三項工程,開發運營期為28年,設計生產規模確定為7000萬噸/年。項目運營后,可帶動當地群眾就業1000余人,待開發運營期滿,通過復墾復綠可形成近10000畝的農用地,屆時,土地將交還給原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所有權性質不變。
根據項目規劃設計,礦山開采在開發運營期28年內分期、分布實施,礦區300米安全距離范圍內共涉及牌樓鎮神山村、青山村、濟公村等3個村,對16個村民組的601戶搬遷群眾將全部實施一次性搬遷并予以妥善安置,具體到搬遷安置過程,按照“群眾自主、自愿”的原則實施,提供產權調換、貨幣補償和劃地自建3種方式予以選擇,最大限度保障搬遷群眾利益。同時,對擬搬遷群眾所承包的土地實行流轉后,將引進種植大戶實施產業化、規模化種植,為當地適齡人群提供就業機會,增加搬遷群眾收入。
據介紹,神山骨料項目前期工作涉及安置點土地征收、群眾房屋搬遷、用地報批以及相關審批手續辦理等。目前,安徽省國土資源廳結束了神山骨料項目采礦權的出讓工作,物流廊道規劃選址和線路設計也已完成,下一步將著手啟動池州港牛頭山港區小散碼頭的整治和整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