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為主題的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正式開展,展覽對"十二五"期間我國科技創新改革取得的重要進展和重大成果進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統總結。在"推動社會發展科技創新,支持民生福祉改善"展區,中國恩菲自主研發的氧氣底吹連續煉銅技術作為近五年我國資源行業的重大技術代表,以三維視頻形式得到全流程展示,引起廣泛關注。
本次展覽由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軍委裝備發展部等主辦,中央組織部、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中科院、國防科工局等18個部門機構參加。展覽內容分為總況、重大專項、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農業科技、民生科技、區域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人才、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等十個展區,對"十二五"期間我國科技創新取得的重要進展和重大成果進行全面梳理,將虛擬現實、裸眼3D及其他多媒體手段相融合,系統展示了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展和科技改革發展全貌。
成就展展出了過去五年國家尖端科技成果,恩菲技術與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蕩、CiPS干細胞、高溫鐵基超導、載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北斗導航系統等國際公認的重大技術成果共同展出,與馳名中外的"蛟龍號""潛龍2號""海馬號"成為"鄰居",無疑證明以氧氣底吹連續煉銅為代表的"恩菲技術"在中國乃至世界有色冶煉領域的前沿引領地位。此外,中國恩菲設計的緬甸達貢山鎳礦項目也作為中國資源行業先進技術裝備"走出去"的典范項目,在此展中以沙盤形式全廠重現,成為展覽中唯一展出的有色工程,吸引了行業內外觀眾的高度關注。
當前,國家將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5月31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謀劃,加強組織,優化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總體布局,這正是以中國恩菲為代表的科技型企業的重要發展路徑。過去,中國恩菲以科技為引領,以創新為驅動,持續研發以氧氣底吹連續煉銅技術為代表的國產先進冶煉技術,建設了以緬甸達貢山鎳礦項目為代表的有影響力國際工程,成為我國有色金屬工業持續發展、加速"走出去"的推動者和引領者。未來,中國恩菲將繼續以市場為導向,以前沿為目標,運用新思路,開拓大平臺,將技術創新、工程應用和市場開拓緊密結合,擔起中國有色工程服務國家隊的行業責任,為我國從有色大國邁向有色強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