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默默無聞到行業翹楚,從固守一隅到聲震四方,六十一年來,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機六院)始終堅持工業領域的核心市場地位,咨詢設計的核心業務定位,培養綜合優勢,提升綜合實力,全力打造中國裝備工業工程設計第一強院。
積淀之冬:累積綜合實力 全面快速發展
中機六院創建于1951年,是國家大型綜合設計研究院,全國勘察設計行業綜合實力百強單位,隸屬于世界500強、中央大型企業集團———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000年底,中機六院完成事業單位企業化改制,2001年,出臺了轉企后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提出了“做大做強”的戰略構想,并在勞動、人事和分配機制上徹底打破傳統,實行勞動合同制和競爭上崗機制,并逐步步入快速發展時期。2006年在超額完成“一五”規劃各項目標后又出臺了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提出業務板塊化運作模式,實現飛速發展,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是2000年的21倍。2011年適時出臺了第三個五年發展規劃,提出打造中國裝備工業工程設計第一強院的發展目標。
目前,中機六院有12個工程院、4個子公司、2800多名員工,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設計大師2人、英國皇家特許建筑設備注冊工程師協會榮譽資深會員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8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110人、高級工程師386人、各類國家注冊工程師535人次;擁有包括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發的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在內的22個資質證書,可承接我國工程設計全部21個行業和8個專項資質范圍內的所有工程設計、咨詢、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和工程監理業務。
六十余年來,中機六院完成工程項目15000余項,主編、參編國家和行業標準、規范25項;榮獲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土木工程創新最高獎詹天佑獎1項,魯班獎7項,國家科技進步及優秀工程設計金、銀、銅獎25項,省部級獎300余項。
中機六院是國內機床工具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兩個行業惟一的專業設計院,是煙草、鑄造、煤礦機械、重型機械、風電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石化機械、民用建筑等行業和領域的設計強院,在信息智能化、綠色工業建筑、大型園區和城鎮區域規劃、生產流程再造、高難度結構、暖通空調、工業除塵、市政和環境工程等許多方面具有國內一流的工程技術。
中機六院的經營工作以擴展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為重心。2011年,中機六院拓展了礦山、食品、印染、醫療器械、石化機械行業(化工)、地下交通裝備、光伏、碳素等8個行業,在機械工業的行業覆蓋率達90%以上。在國家重點扶植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中機六院已在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4大產業取得了技術和市場優勢。同時,公司還高度重視境外市場的開拓,截至目前,已在歐洲、亞洲、非洲、南美洲的30多個國家開展了設計、監理、工程總承包業務。
乘勢之春:綜甲資質開路 轉型升級護航
2011年7月,國機集團正式批準中機六院改制,同年9月,單位名稱變更為“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名稱及賬戶從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投入使用。2012年4月17日,中機六院榮獲國家住建部頒發的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為公司的快速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
自2011年起,中機六院提出全面轉型升級,在技術升級方面,提出以科技創新打造高端技術;市場開拓應轉向高端市場;管理向研究型升級;人才培養注重復合型發展。
在中機六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企業克服了國內經濟形勢下滑帶來的不利影響,2012年上半年,完成合同總額同比翻番、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8%,保持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繁榮之夏:核心技術提升 綠色智能攻堅
近日,中機六院喜事連連。由中機六院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綠色工業建筑評價體系及其數值水平研究”課題組啟動會在公司召開,由中機六院發起的制造業數字化工廠設計標準研討會在鄭州召開,由中機六院咨詢、設計的博思格建筑系統(西安)有限公司新建工廠工程項目順利通過專家評審,成為中國首個三星級綠色工業建筑。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飽含中機六院多年的拼搏和創新。中機六院重視科技創新,針對板塊化運作、科技創新和“三化”融合的三個專題,陸續召開了22場系列座談會,并適時提出了“智能”、“智慧”、“綠色”、“高端”等一系列創新工作的要求。中機六院還有一套完整的創新管理機制、獎勵機制,堅持“市場需求是創新的牽動力、員工的創新欲望是創新的源動力、有效的激勵機制是創新的推動力”的企業創新思路,助力公司核心技術競爭力的打造。
2010年,中機六院憑借對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和BLM(BuildingLifecycleManagement)———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技術和理念,在杭州卷煙廠綠色工房設計項目中一舉中標,顛覆了傳統項目的設計與交付模式。同時,由于在工業設計領域中成功運用了BIM,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獲得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創新杯·最佳BIM協同設計獎,成為全國工業設計院系統中首個在工業設計領域獲此大獎的單位。
由中機六院主編的國家標準《綠色工業建筑評價標準》和《制造工業工程設計信息模型應用標準》彌補了我國綠色工業建筑評價工作和國內外制造工業工程設計領域信息模型應用技術專項標準的空白,也標志著中機六院在綠色、信息化評價工作方面搶先了一步。
鄭州卷煙廠、上海中煙、寧夏小巨人、中鋼西重、富士康鄭州航空港科技園、亞新科國際鑄造有限公司、圣戈班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等一系列項目的中標,以國家星級綠色標準為依據的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鄭州市中原萬達廣場等項目的順利完成,都證明了中機六院在智慧工廠、綠色鑄造、智慧卷煙廠等工業領域和智慧醫院、智慧場館、城市綜合體等民用領域取得的重大技術突破。
希望之秋:引領高端技術 搶占高端市場
作為科技型企業,中機六院堅持以自主創新為動力,打造核心技術競爭力。“到2020年以后,中國的工業就不是建設問題了,而是面臨著工業的再造、提升。”中機六院董事長趙景孔提到,“未來世界發展的趨勢就是新工業革命———綠色、智能。這是我們要走的方向。”
打造中國裝備工業工程設計第一強院、建造百年企業,中機六院在追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要求提高發展質量,通過思維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中機六院憑借工藝、總圖、鑄造、暖通、結構、智能化等專業優勢,在同行業競爭中已經形成了技術比較優勢。在近年發展中,中機六院致力于綠色、智能工程技術創新,并引導推進“智慧工程設計”、“智慧建造”、“全生命周期智慧工廠運營”的“智慧”理念和工程實施。在技術拳頭與新興技術的完美融合下,中機六院正在引領高端技術潮流,搶占高端市場,全力打造中國裝備工業工程設計第一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