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島是我國重要的銅礦進口口岸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共進口銅礦81批次、貨值16.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7%和60.4%。其中,不合格銅礦10批次、貨值43.2萬美元,批次不合格率為12.3%,同比增長242%。進口銅礦雖呈現量價激增態勢,但產品質量堪憂。 以往黃島口岸銅礦進口國主要有毛里塔尼亞、土耳其、秘魯、墨西哥等,今年增加了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南非等國家。隨著東南亞、非洲等一些小國家銅礦進口量的增加,原礦取代精礦成為主要的進口礦種。目前大部分進口的原礦和精礦均收購自小型采礦點,原礦多采用袋包裝、集裝箱運輸,粒度不均,品質波動大。 據了解,目前銅精礦的檢驗標準較完善,但原礦的取制樣工作至今缺乏標準依據。由于進口原礦多為袋裝,且粒度相差較大,如果按照銅精礦的取樣標準取樣,會出現品質檢驗波動較大的情況。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國外供貨企業誠信、貿易風險和質量波動情況的收集、跟蹤、分析和評估,加強與國內口岸各部門的協調,建立預警通報制度,及時通報不合格產品,并對不合格產品進行有效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