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干法選煤系統DryScan
由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發明家發明的激光干法選煤系統DryScan,是一項革命性的無水選煤技術,它將替代目前在煤炭行業和采礦業廣泛使用的水洗選煤法。目前系統樣機已成功制出,發明人正積極尋求中方戰略合作伙伴,共同將此項新技術推廣到中國乃至全球市場。
一、DRYSCAN系統的工作原理
DRYSCAN 干法選煤系統由多個模塊組成,通過遠程電腦工作站統一控制管理。系統處理的煤塊粒度目標范圍為10-75mm。為了達到最佳的運行效率,將打碎后的原煤按粒度篩分成若干組,每個DRYSCAN模塊各自負責處理某一特定粒度的組別。根據煤塊粒度不同,其選洗能力為每一模塊80-150 噸/小時不等
二、激光分離煤矸石的運作原理
輸送器首先將分好粒度的原煤塊送進漏斗,煤塊經由漏斗進入豎管。豎管設有可調整的端子來控制煤塊在圓錐形分散板上的速度。高速旋轉的分散板使自由落體到觀測區的煤塊形成一個單層的圓柱形面,供激光裝置辨認。 激光裝置根據灰分值辨別出煤矸石,并用高壓噴射氣流將其分隔到分離滑道內。而真正的煤塊則繼續流經外流區,經減速板減速后,徐緩掉落到成品輸送帶上。分離出的煤矸石則從另一個減速板落到廢料輸送帶,從而成功地分離出煤矸石。
三、控制與操作
整個系統由操控中心控制。 操作員用簡單的鼠標操作,控制各模塊及工藝流程參數,例如,任一單元的進料情況等。操作員可依據需要,實時調整選舍點的計算程序。附加的軟件還能針對特定的目標質量,如黏土或鐵粒雜質,實施專項清除。
四、信息統計
傳統選煤系統無法提供經洗選的煤品的統計信息。而DRYSCAN 對每一塊通過系統的煤品,都采集了多達6000多個數據。這些統計數據可幫助操作員、產品部門和管理層更好的了解工廠的運作情況和采礦程序。附加軟件還可分析其他相關信息,如煤塊尺寸分布情況、高灰分煤塊數量等等。也可統計每個礦區特定的數據。
五、DryScan系統與現有的水洗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的優勢
1、大幅降低運行成本、維護費用與能耗(按澳洲成本測算,噸煤洗選成本僅為水洗成本20%-50%)。
2、無需使用水及與水處理相關的設施,可大量節約水資源及水處理設施的投資,并使缺水地區煤礦建設選煤廠成為可能。
3、無需處理廢水,無須設置廢水尾庫,大大降低選煤廠對環境的破壞。無水處理相關的能量損耗。
4、洗選效率不低于現有水洗系統,不額外增加選后精煤的水分。因此,使用相同質量的煤可獲得更高能量輸出。
5、具有特殊雜質處理能力 (FeS2, 鐵礦粒, 粘土)。而水洗系統中,粘土摻水后形成的漿狀物會使系統效率降低。同時水洗系統也無法去除煤塊中所含鐵粒等可導致損壞球磨機械的雜質。
6、安全、先進的電腦軟件系統,為生產管理提供高效可靠的保障。通過自診斷,自動維護提示,將故障率最小化。可快速更換、即插即用部件,令系統運行時間最大化。
7、具有遠程系統操作與監控管理能力。可實時調整選舍點及優化系統各項運行參數,靈活快速滿足用戶對洗精煤品質指標的需要。
8、由于采用模塊化設計,項目建設周期大幅縮短,可使用戶早日獲得更高回報
六、結語
煤炭,在可見的未來,仍將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資源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與消費國家,中國目前每年近20億噸發電用動力煤的入洗率僅為20%左右,與先進國家的70%-90%的入洗率相比,還有極大的改善空間。然而,受限于各地尤其是產煤地區水資源的缺乏,以及各地環保標準的日漸提高,傳統的水洗煤方案的推廣,早已面臨兩難局面。DRYSCAN實現以更低的運行費用,達到與水洗廠相當的除灰水平,在無需用水的情況下,取得減排成效。
- 口罩能防核污染、選煤不加一滴水,第六屆中國國際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展覽...(2020-11-20)
- 選煤廠出現粉塵危害及防塵抑塵措施(2020-07-20)
- 神東補連塔煤礦智能化礦井建設項目積極推進中(2020-06-29)
- 山能棗礦柴里煤礦選煤廠全力以赴做好洗煤穩定工作(2020-06-22)
- 甘肅平涼五舉煤礦及選煤廠項目獲國家能源局核準批復...(2020-06-17)
- 安徽淮北礦業臨渙選煤廠復工復產前四個月創利2億元(2020-05-18)
- 準能集團選煤廠啟動50項措施增效益(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