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內首批800KW風力發電機組在南海誕生。記者龍成通 攝
本報訊 (記者鄧柱峰 實習生劉飔蕾 通訊員肖遇春)日前,記者從南海經貿局獲悉,由佛山唯一一家風力發電設備企業——廣東東興風盈風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我省首批800KW風力發電機組已經誕生,填補省內風力發電主力機型生產空白,并在8月15日將這批風力發電機裝上位于湛江東海島的風電基地,其產生的電力將并入南方電網。
如果按一盞路燈500瓦來計算,一臺風力發電機運作一小時產生的電力將足夠滿足1600盞路燈亮燈一小時,該數字等同于佛山一環上的路燈數。南海經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有意以該廠為龍頭,吸引下游產業進駐,在南海培育環保能源這個新產業,一方面可以作為佛山在陶瓷、鋁材等產業實施轉移后,迎來的一個升級新興產業;同時環保能源大量應用在珠三角外圍的粵東、粵西等風力充足地區,也將為佛山外遷的企業提供新的清潔能源,可謂一舉兩得。
意義
填補省內空白
目前已經在南海完成組裝的風力發電機組是我省自主研發生產的首批800KW風力發電機組,同時也是省內3家風電發電機廠中產生功率最高的產品,它的誕生標志著佛山民企正式開啟環保能源產業。
據進駐風盈風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做技術指導的中國科學院再生能源所副所長趙彬介紹,目前國內風力發電仍然處在起步階段,其中750~800KW的風力發電機技術是國內具有知識產權且最成熟的主力機型,目前全國僅有8家風電生產企業生產,而廣東也只有佛山可以生產出來,可以說是填補了省內風電主力機型的空白。
原理
風速每秒4.5米可發電 佛山不適合
生產公司負責人羅意自告訴記者,800KW風力發電機自重100多噸,需要安裝在高度60米以上的支架上才能運作。而它的工作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像風車一樣迎風轉動,產生電能。
“800KW主力機型在高60米以上的環境一旦風速達到每秒3.5米就可轉動,風速到4.5米時就可以自動發電,同時如果風速超過每秒25米時,它又會自動‘抱死’,防止激烈震動。”負責技術指導的另一名高級工程師,曾多年任職中國一拖工程公司高工的羅延贊跟記者介紹了南海生產的風電機的運作原理。
羅延贊說,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風力發電,經過他們測算,需要在日平均風力在6米每秒以上的地區安裝風力發電機才行,佛山顯然不適合。“在廣東風力最大的是臺灣海峽影響下的潮汕地區,日平均達到每秒7.5米,其次是電白至湛江沿海一線。”他說。
舉動
(源自:廣州日報)
今年生產30臺在湛江東海島設發電場
昨天,記者走進風盈公司的生產車間,兩臺整裝待發的風力發電機呈現在眼前:新研制的風力發電機外形就像一艘大船,最有意思的是,“船頭”是類似“神六”返回艙的葉輪艙,三個圓孔有如太空人的逃生門,其實這是扇頁固定的地方。“船尾”則是一個大型的發動機。整機采用藍白相間的色調,給人一種撲面而來的清新、環保的感覺。
羅意自說,首批產品已被省外公司成功訂購并擇日出廠。風盈公司計劃在今年生產30臺發電機組,概算年產值將達到1.3億元。2009年該公司計劃生產100臺至150臺,產銷規模將達到6億元以上。
目前風盈公司已經與加拿大、德國等國外公司合作,在風力資源豐富的湛江東海島建設風力發電廠,8月15日將在那里豎起第一個風力發電機。據悉,風力發電產生的電力將全部賣給南方電網使用。
構想
新能源產業填補傳統企業外遷空白?
南海民企“試水”風力發電產業,不僅填補了佛山風力發電產業的空白,還為佛山發展環保產業起到良好的帶動示范作用,在如今珠三角傳統制造業大舉外遷之時,高技術新產業的引進無疑可以填補傳統產業外遷形成的“空心”。
對此,南海區經貿局副局長譚國洪表示,生產風力發電設備不僅能緩解廣東用電緊張的問題,還能解決新能源利用的問題,具有巨大的社會、經濟和環保效益。南海將全力培育風力發電設備這種環保節能型新興產業,以帶動環保產業發展。
據了解,目前生產風力發電機組的大量材料均需要到東北、華北等裝備制造業成熟的區域選取,廣東還沒有形成產業鏈,生產成本極高。記者了解到,如果要在佛山形成環保能源產業的話,首要是引入上、下游配套產業,如大型電機、扇頁、涂漆等。由于這一產業投入高、風險高,光憑民企單獨的力量很難形成產業積聚,記者了解到,目前東興風盈風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已被納入南海區“雄鷹計劃”第一批重點扶持企業名單,形成環保能源新產業的一系列幫扶政策正在制定。
(源自: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