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棗莊市農機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農機辦的具體業務指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關于“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依法行政,規范管理,優質服務,圓滿完成了上半年的工作目標,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農機裝備和機械化水平快速增長。截至到6月底,全市農機總動力已達224.5萬千瓦,比上年底增長2.56%,農機資產總值(原值)17.84億元,增長5.56%;擁有拖拉機3.78萬臺,小麥、玉米聯合收割機4580臺,各種機引配套農具8.5萬臺(套);小麥機收率達到94.8%,比2007年提高0.6各百分點;玉米機播面積達到110余萬畝。
二是全面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今年,棗莊市共落實中央、省、市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和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農機推進項目資金共計1480萬元,比2007年增長85%。享受補貼政策的農戶共772戶,落實補貼機械1020臺,其中玉米聯合收割機320臺,免耕播種機90余臺。現全市已送補貼機械800臺,占補貼總量的78%,剩余補貼機械將在三秋生產前全部送到。并聘用了71名農機質檢員,全面負責補貼機具的質量監督工作;局紀檢監察人員對農機補貼工作進行了全程監控。
三是全力打好三夏農機生產硬仗。配合有關部門開通了農機用油“綠色通道”,設立了39處三夏用油專供加油站,并在44處加油站設立了專供加油機;推行了省、市級三夏農機優先加油卡制度,加大了三夏農機用油工作的監督檢查,克服了三夏用油困難的問題,維護了三夏農機生產供油秩序,基本保障麥收生產用油的需要。據統計,三夏農機生產用油總量9000噸。強化麥收機械合理引導,保障了麥收高峰期間6000臺市內外機械的投入;進一步加強麥收秩序維護、管理和服務工作,開通了三夏農機跨區作業“綠色通道”,落實了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了600余名農機技術人員,全天候地開展技術麥收服務。積極組織全市3000余臺的麥收機械開展跨區作業,實現創收5700余萬元。
四是全面推進業務工作。 對全市的各項農機化業務工作進行了量化分解。進一步加強農機化實用技術培訓,上半年新訓拖拉機、聯合收獲機駕駛操作人員804人,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機化新技術等8100余人。繼續加強了農機安全管理,嚴把了農機按戶關、年審關、駕駛操作人員考試關,上半年全市共檢驗拖拉機、收割機3131臺,辦理注冊登記1547臺,新核發農機駕駛證640余個;依法查處農機安全隱患470起,糾正各類違章行為2600次,未發生農機田間事故。開展了一次農機銷售、修配市場集中整頓,新創建星級文明維修網點40余處。開展了玉米、花生種植模式的調研活動;先后舉辦18次保護性耕作技術觀摩會;對免耕播種小麥生長、產量等進行了全程檢測,平均畝增產30公斤;玉米機械直播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
(源自:中國農產品加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