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教授至今都記得訪問微軟美國總部的情景,來自國內的幾位教授正在演講廳內等待演講,看到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正趴在地上接電線,大家以為是一名普通的老工人都沒去在意,而當他站起來時杜教授吃了一驚,他就是演講者Jim Gray(發明數據庫的著名科學家,加州研究院的院長)。
這就是微軟,任何人都沒有特權的公司,微軟支持人人平等,沒有員工有秘書或私人助理,每個人自己收郵件,自己接聽電話,自己寫備忘錄和日程。
記者在樓道里碰到穿著寬松休閑褲端著咖啡的Joe,他剛從自己上司的辦公室出來:“我的上司已經習慣我推門而入了,也許在別的地方他們會覺得我這樣愛提意見的員工是找麻煩”,他喝了口咖啡繼續說,“但是在微軟不會,看,老板還請我喝咖啡呢。”而微軟人力資源總監康穎濤也表示這些新晉員工并沒有帶來麻煩:“身邊都是很聰明很努力的人,他們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這里的工作環境很輕松,很適合他們的個性追求。”
Joe的做法正是微軟施行的“開門政策”,即任何人可以找任何人談任何話題,當然任何人也都可以發電子郵件給任何人。蓋茨鼓勵員工無需透過任何管道與他溝通,可以直接發郵件給他的做法是很多人都已經熟知的。
之所以這樣做,微軟的理由是:我們一直秉承平等的態度,對層級制度、官僚作風深惡痛絕。創立了靈活、平等的文化,讓公司的信息自由流通,讓每一個員工都有主人翁責任感是很好的管理方式。
康穎濤并沒有挑80后的毛病,他反而認為:“來到微軟的新生代員工很有激情和創造力。”提供適合他們的管理方式就能激發他們潛能,其中的團隊模式就很對新晉員工的胃口。
在微軟,員工們沒有級別之分,他們的所有工作都是分團隊進行的。這種被稱為自我管理小組(self-management team)在美國企業中較流行,在這樣的團隊結構中,成員之間的地位平等,大家共同參與決策,共同為目標負責。
微軟員工所在的團隊也會不斷發生變化,這對于希望積累經驗的新晉員工來說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另外不因為他們年輕就忽略他們的意見,使得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和提出意見。
要實現這樣的工作方式,微軟認為核心在于溝通,這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以及團隊精神的體現。微軟實行互通有無、信息共享、相互協作的方式,鼓勵員工暢所欲言,對公司的發展、存在的問題,甚至上司的缺點,毫無保留地提出批評、建議或提案。
為此微軟還開發了滿意度調查軟件,每年至少做一次員工滿意度調查,讓員工以匿名的方式對公司、領導、老板等各方面作回饋。其中有選擇題(例如:“我對我的副總裁有信心。以下選一:非常同意、同意、無意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也有問答題(例如:你對公司戰略有什么建議?)。每個經理都會得到多方面的回饋和客觀的打分。微軟要求經理和員工進行一對一交流,這樣經理對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常規反饋和指導,并和員工討論職業生涯進程和計劃。
另一種溝通方式叫做“集體討論式”(Decision Making):各級領導做決定前鼓勵員工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最后由經理做決定,一旦決定做出要求各位員工嚴格執行。
微軟表示正是這種淡化層級觀念的管理方式吸引了一大批富有創造力的新晉員工到微軟工作,并通過營造獨特的文化氛圍,使這些人才心甘情愿地留在微軟。微軟希望為這些員工提供開放、平等的環境,讓每個人都有彼此切磋、彼此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