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以“數智賦能,共赴煤炭安全高效新征程”為主題的華為山西智能礦山技術交流會在太原召開。會議聚焦人工智能、5G通信等數字化技術在煤礦場景的深度應用,旨在打造“人工智能+”常態化運行的智能礦山標桿,樹立“智能礦山2.0”新范式,助力山西省能源革命邁向新高度。
交流會上,省能源局、省煤炭工業協會,以及華為山西政企業務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進行了主旨發言。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導孫繼平圍繞“煤礦智能化關鍵技術”展開學術分享,系統解析了智能化技術在礦山生產中的落地路徑。安徽理工大學教授、博導吳勁松結合實踐案例,探討礦山智能化系統實現常態化運行的挑戰與解決方案,強調數據治理與管理創新協同的重要性。
在山西煤炭數字化樣板建設專題環節,晉云互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成銀介紹了與華為共建的全國首個省級煤炭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以AI大模型為核心,構建了由全棧自研的算力中心、礦山AI大模型、應用商城、運營支撐體系和數據要素社區五部分組成的技術架構。通過平臺技術架構,可形成“一朵云、千條路、上萬應用、百萬終端、無限數據要素”的新質業態,賦能煤礦智能化升級,助力生態鏈企業集聚與技術創新。
針對山西煤礦智能化建設進入2.0新階段的議題,與會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一致認為,智能化是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需多方協同探索技術與場景的深度結合;要通過算法優化和模型迭代,提升礦山領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實用性;要深化數智對煤礦安全高效的賦能,實現“煤礦智能化建設常態化運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