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六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公告,以掛牌方式公開出讓霍邱縣煤山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采礦權。該礦區資源儲量超7000萬噸,起始價高達8億元,成為安徽省近年來建筑石料領域規模較大的采礦權出讓項目,標志著地方礦產資源管理進一步向市場化、規范化邁進。

一、礦區概況與開發規劃
1. 資源儲量與區位優勢
礦區位于霍邱縣馬店鎮,面積0.494平方千米,開采標高為+114米至-20米。經勘探,建筑石料用灰巖礦資源量達2584.80萬立方米(約7185.74萬噸),可綜合利用剝離物562.24萬噸,資源稟賦突出,具備規?;_發潛力。

2. 開發要求與生態責任
競得人須嚴格按照已編制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實施開采,擬出讓年限14年8個月(含1年6個月基建期)。礦山建設和運營需遵循綠色礦山標準,同步完成《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落實生態修復責任,確保開采與環境保護協同推進。
二、競買規則與交易安排
1. 競買資質門檻
競買人須為境內注冊的營利法人,外商投資企業需持《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并征得軍事管理部門意見。
企業信用記錄良好,未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安全生產黑名單”等。
需具備與礦山規模匹配的資金實力(保證金8000萬元)及技術能力,不接受聯合體競買。
2. 交易流程與時間節點
報名時間:2025年4月10日至5月15日,通過六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線上平臺提交材料。
掛牌競價:2025年5月16日至30日,采取“價高者得”原則,起始價8億元,每次加價幅度500萬元或其整數倍。
保證金形式:接受銀行轉賬(指定霍邱縣財政賬戶)或銀行保函(見索即付獨立保函)。
三、風險提示與特別約定
1. 開發風險與政策調整
資源儲量、礦體賦存狀況等可能與勘探報告存在誤差,競買人需自行評估風險。
若國家或省級政府未在合同簽訂后12個月內將礦區移出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出讓方有權解除合同并全額退還出讓收益。
2. 用地與合規成本
礦區涉及臨時用地需辦理審批手續,未獲批準前不得動工,復墾責任由競得人承擔。
地上附屬物(房屋、林地等)補償費用由競得人支付,霍邱縣政府負責協調處置。
3. 生態紅線約束
開采需規避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重要交通設施等,嚴格保護周邊環境。
四、信用監管與法律責任
1. 失信聯合懲戒
違規競買或未履行生態修復義務的企業,將被納入全國失信名單,保證金不予退還,并面臨行政處罰。
2. 常態化監督機制
礦山運營期間,自然資源部門將動態監管土地復墾、污染防治等落實情況,對未達標企業依法追責。
五、政策導向與社會意義
此次采礦權出讓是六安市落實《安徽省礦業權出讓管理辦法》、深化礦產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要實踐。通過高門檻準入和生態約束條款,地方政府旨在推動資源開發與綠色轉型平衡發展,為建筑石料行業樹立“生態優先、集約高效”的標桿。
六、信息發布與咨詢渠道
公告通過自然資源部、六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六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及霍邱縣政府網站同步發布。意向競買人可登錄指定平臺(http://114.98.87.113:9016)下載出讓文件,或致電0564-3908912、3908790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