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江西日報獲悉,位于宜春市袁州區的東泰采石場以礦山修復為名開工一年半仍未見復綠跡象,來往貨車揚起的塵土讓周邊居民不敢開窗,村口的道路常常被壓壞。多名村民表示其房屋有不同程度開裂,稱與該礦山頻繁放炮炸山有關!
今年9月,宜春市自然資源局向該公司下發停工通知,但該礦山采礦“叫不停”,袁州區財政局(石料資源出讓方)、袁州區林業局、袁州區水利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均表示,這是生態修復項目,他們不好去干涉,有村民懷疑這是以生態修復為名的偷采礦!

礦山修復工作逾期一年多?
“礦山修復開工一年半,未見復綠跡象,還在拼命挖山,這到底是生態修復,還是以生態修復為名采礦?”日前,有宜春市袁州區居民反映,東泰釆石場坐落于高鐵旁邊,每次坐高鐵回家,看到綠水青山間的“大窟窿”,心里不是滋味。而居住在礦山周邊的村民更是如坐針氈,急盼這道“傷疤”早日愈合。
東泰采石場位于宜春市袁州區彬江鎮大浦村境內。2022年8月5日,袁州區對外發布該釆石場廢棄礦山削坡區石料資源拍賣公告,明確該礦山削坡區有257.167萬噸石料資源,起拍價2300萬元。最終,江西道閣建設有限公司以3390萬元拍賣價成交。因生態修復時間緊,任務重,為保障工程進度,拍賣公告要求該公司必須在去年9月30日前將礦產品全部轉運,早日完成生態修復事宜。
“原本一年就應完成生態修復,可兩年多過去了,還在不停挖山。”大浦村村民巫先生等人反映,該礦山平時作業時,來往貨車揚起的塵土讓居民不敢開窗,特別是一早起來,村民家的陽臺窗戶上、晾曬的衣服上常常布滿厚厚灰塵。村民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常態,村口的道路常常被壓壞,修了補、補了修。采訪中,多名村民表示其房屋有不同程度開裂,稱與該礦山頻繁放炮炸山有關。
在大浦村與礦山連通的道路上,可以看到,路面坑坑洼洼,并有不少積水,滿載砂石的貨車不時呼嘯而過,騎車人或行人躲閃不及,被濺一身泥水。而在礦山作業區,整個黑色山體裸露在外,未見復綠跡象,多臺挖掘機正在山頂、山腰同時作業,一輛輛重型貨車排隊等待裝載礦石,道路兩旁撒漏的砂石經風吹、碾壓和雨水沖刷,堆積在道路兩側,路邊樹上覆蓋著厚厚塵土,一些樹枝都被壓彎了。
施工方回應
依據該礦山生態修復方案,采用“削坡放坡+復綠工程+排水工程+監測工程”,對邊坡+168米高程以上區域的坡體進行分級削坡放坡,設置八級臺階,坡率為1∶0.75,臺階高15米、寬4-6米,坡頂位置隨實際地形調整。但從現場情況來看,該公司并未照此執行。
對此,江西道閣建設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先生回應,由于搭建碎石廠房和辦證等原因,耽誤了開工日期,該公司于去年3月才開始施工,目前礦山手續齊全,預計明年底可完成生態修復。至于該礦山施工給周邊村民帶來的困擾,劉先生稱,他們經常灑水降塵,想方設法將影響降到最低。
彬江鎮人民政府自然資源辦負責人則表示,會督促企業在修復礦山時保護好周邊環境。如果村民們認為房子開裂與礦企放炮有關,那得去相關部門進行鑒定。由于生態修復主要由自然資源部門牽頭實施,鎮政府只是配合,他建議記者找相關單位了解情況。
宜春市袁州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礦山辦理了環評手續,又是生態修復項目,建議找自然資源部門。
宜春市自然資源局袁州分局生態修復科負責人周軍稱,自該項目實施以來,礦山生態修復緩慢,并主要在一個臺階上作業,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各部門指出該礦山存在生態保護修復不力、水土流失等諸多問題, 不符合生態修復方案的相關要求。今年9月,宜春市自然資源局向該公司下發停工通知,要求其優化修復方案,經有關部門審定之后,再恢復施工,但該公司仍在繼續施工。